孙政才:以改革破难题 以开放添动力 奋力开拓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

08.09.2016  09:33

    孙政才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审议《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添动力,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奋力开拓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

        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坚持把创新摆在重庆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发展大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摆在第一位。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今年5月,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人类社会演进、中华文明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的战略高度和历史站位,系统阐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的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推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认识和实践问题,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发展方式,又作出深刻阐述。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

        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创新涵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科技创新是最核心的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融合发展,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态、新经济,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从国际上看,综合国力的竞争更突出地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竞争,特别是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对全球产业格局、贸易格局乃至地缘政治格局带来深刻影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从国内看,创新资源集聚的多寡、创新能力的高下,直接带来了各地区经济运行走势的分化,创新领先一步,发展就会快人一拨,后劲就更足。从产业和企业看,创新能力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注重科技创新的企业脱颖而出,而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和技术落后的企业往往生产经营困难,形成“马太效应”。可以说,地区发展的分化、企业发展的分化,关键在创新。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谁牵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了创新驱动发展这步先手棋,谁就能掌握战略主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着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面貌。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提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的要求。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直观表现是经济增长减速换挡,深层次要求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优化,关键是发展动力的转换和重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换动力、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必须坚定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创新。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作为。新发展理念就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一剂“药方”。落实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根本出路在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只有加大创新力度,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才能走出一条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嬗变之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市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大逻辑、加快发展动力转换的重大抉择。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看到,重庆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资源禀赋不优、生态承载力不够强,必须依靠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重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比较大,必须依靠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重庆经济结构不够优,总体上处于“微笑曲线”中低端,亟需依靠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重庆社会事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任务依然繁重,破解诸多民生难题,亟需依靠创新的有力支撑,等等。总之,只有加大创新力度,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市委高度重视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优化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确定和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强化改革、开放、创新动力支撑,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各方面创新,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重庆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促进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涌现出不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这是近几年在内外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重庆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信心所在。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总体上看,创新仍然是我市的突出短板,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一是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偏低。全市科研成果偏少、水平较低,转移转化不畅、产业化滞后。二是科技资源比较匮乏,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不够高。

        无论是创新型人才,还是创新载体平台,数量和质量与一些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有些方面甚至与中西部地区一些大城市相比也没有优势,尤其是国家级的科研大院大所在渝数量较少。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较低。企业作为研发投入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有待提高。三是创新生态系统不够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科研管理体制僵化对科研活动管得过紧过死。有的科研人员反映,一个课题三年一个周期,半年多时间用来申请,半年多用来评审,真正用来研究的时间大约只有一年半;而且课题分得越来越小,不少科研项目搞成了“夫妻店”“师徒店”。创新政策不落地、相互“打架”等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科研单位学术风气浮躁,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时有发生,全社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这些问题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状况,这次全会将审议通过的《意见》,就是着眼解决我市创新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创新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不起、慢不得,要只争朝夕、持续不懈。全市上下务必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在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完善发展新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二、科学把握加快实施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加快实施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进全方位开放式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建设西部创新中心,推动发展动力转换,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

        加快实施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成西部创新中心,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重点从三个方面来具体把握:

        ——创新型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创新型经济结构是区域创新实力的显著标志。只有大幅提升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才能构建起以创新为内生动力的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提出,到2020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这三个量化指标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尤为关键。实现这个目标,有难度,压力大,任务是艰巨的,但必须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以改革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坚决完成。实现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两项指标难度相对小些。这主要是因为我市近年来强化布局并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区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以及投入、人才、技术、科技创新平台等一系列指标。其中,R&D经费投入是核心指标。我们提出到“十三五”末,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经测算,完成这个指标,今后5年我市R&D经费投入年均须增长20%以上,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虽然“十二五”期间全市R&D经费支出年均增速在19%左右,但GDP基数不断扩大,区域间创新资源要素配置竞争不断加剧,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是完不成的,必须运用市场的手段和办法,充分激发全社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当然,还要继续引进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型人才、创新机构和平台、重点优势学科等,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目标任务。

        ——创新生态更加优化。创新生态是区域创新活力的深厚根基。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由企业、政府、科研主体、中介机构、科技产业孵化器等各种主体和要素组成的动态性开放性网络。在这一系统中,不同创新主体和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集整合、相互依赖、互动适应、协同演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此,我们提出了政府服务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文化培育等有关目标,力求打造高效完备、开放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让各类创新的“种子”能够快速在重庆落地生根。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长期努力、共同培育。

        以上这些目标和量化指标,勾勒出了我们的奋斗方向和美好愿景,清晰而明确,是市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的,符合中央要求和重庆发展实际,既具体又有开放性,既务实又有激励性,既可行也有挑战性。把时间节点确定为2020年,主要考虑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扭住创新这个突出“短板”,解难题、破瓶颈、添动力,既为我市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又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尽管目标是阶段性的,但推动创新发展永无止境。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朝夕必争、久久为功,克服一切困难,毫不动摇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没有这一条,重庆的可持续发展就谈不上。

        加快实施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是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以深化改革破除一切阻碍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扩大开放拓展配置创新资源的范围和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在推动创新发展实践中,关键要遵循和把握好五个方面的重要理念:

        第一,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科技成果的最终价值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搞成“两张皮”,科技成果不能束之高阁,不能实验室里说什么有什么、市场上要什么没什么。必须聚焦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措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完善政策链,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供给能力。必须聚焦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增强人民健康素质等重大民生问题,不断增加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给,让城乡居民共享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坚持把市场作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市场需求是激发创新的强大动力,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手段,市场主体是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力量。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市场需求、市场机制、市场主体这三个方面,遵循市场规律,完善市场体系,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快构建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和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第三,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推动创新,人才是关键。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先位置,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既挖掘本地人才、又引进外来人才,既用好现有人才、又培养新生人才,多渠道凝聚各方面创新人才。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用实践创造人才、机制激励人才、法治保障人才,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才的创造热情和潜力,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第四,坚持优化创新生态、厚植创新沃土。创新生态决定创新活力。必须坚持以开放视野谋划创新,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促进各种创新资源要素有序流动、整合集成、耦合互动,实现多元创新主体的共生和协同发展。必须加快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积极为创新主体松绑助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金融环境、宜居环境。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积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使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愿望得到鼓励、行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引领。抓创新首先要抓科技创新,补短板首先要补科技创新的短板。必须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发挥好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制度是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推动“两个轮子”协调运转,更好带动各方面创新,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与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

        这些重要理念,既遵循了创新的内在规律和共性特征,契合创新的变动趋势和最新要求,也符合我市的客观实际。要把这些理念贯穿推动创新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三、抓好加快实施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结果牵引,聚焦重点难点问题,下大力气破解我市创新发展的瓶颈制约。

        第一,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创新价值的创造者。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破解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资金、技术、市场等各个环节,增强企业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变、重庆速度向重庆质量转变、重庆产品向重庆品牌转变。

        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动力。要发挥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完善企业创新决策机制、组织方式和激励政策,促进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创新收益的主体,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采取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推行企业研发准备金、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首台技术装备补助、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采购及风险补偿等激励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加快企业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国有企业特别是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要深化改革,主动当好创新“领头羊”,在创新发展上迈出扎实的步伐。

        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大型企业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融资能力以及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和先进装备,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比如,长安汽车构建了“五国七地、各有侧重”的全球研发体系,核心研发能力处于国际前列,并连续8年排名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但总体来看,重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屈指可数,必须加快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要完善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国有企业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使他们成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国有企业要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提高核心业务集中度,“术业有专攻”,不能三心二意,这样才有利于创新。在扶持政策上,对民营企业要“一视同仁”,为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服务,让他们在创新领域大展身手。

        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具有成长快、商业前景好、捕捉市场信息敏捷、创新需求和创新意愿强烈等特点,是创新活动中十分活跃和极为重要的力量。当前,我市一些中小微企业有创新意愿,但相对而言缺平台、缺要素、缺人才,造成开展创新难、成果转化难、产业化难。要坚持“放开、减负、解难、引导”,通过税收优惠、创业补助、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和创新合作、股权投资、上市辅导等专业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自主研发或技术引进,引导它们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智力优势,大力支持和引导各方面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

        第二,着力集聚和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科技资源集聚和优化配置能力。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利用、开放共享,促进科技资源有机整合、高效集聚和科学配置。

        坚持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盘活存量,关键要探索建立跨部门的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强化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资源整合,完善全市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管理体系,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加强科技合作,切实解决科技资源“撒胡椒面”问题。做大增量,关键要落实好政府财政R&D经费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用好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采取政府引导基金、政府采购和政府贴息、担保等支持方式,激发社会力量增加科技投入。

        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抓创新决不能关起门来“自弹自唱”。重庆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的特点,决定了一定要高度重视开放式创新。必须下大气力打破阻碍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借助外部资源加快自身创新发展。要打破地域阻隔,引进培育一批创新机构和平台,加快完善我市创新链条和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国际合作资助力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尽可能把各类先进创新要素引进来为我所用。要打破系统内阻隔,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联盟,加强各类创新主体间合作,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要打破地区间阻隔,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推动五大功能区域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创新格局,加强与兄弟省市的人才合作、资源共享、市场互通和利益互惠,强化区域创新的组合优势,提升区域创新的整体竞争力。深圳、武汉等地在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要加强军民融合,强化军地协调、需求对接,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运用,加快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军民融合创新。

        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创新。科技创新既要全面加强,又要突出重点,不宜“遍地开花”。要推进重点领域创新,立足重庆现有产业基础,瞄准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等重点领域,集聚布局一批重大产业创新项目,攻克一批新技术,建设一批新平台,发展一批新业态,推广一批新模式,以科技创新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推进重点区域创新,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重点区域集聚。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为重点,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高新区、经开区和各类特色产业园区要转变招商引资思路,强化创新功能,重点引进研发团队、科技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示范发展格局。

        第三,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果转移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管是高校、科研院所,还是企业,研究方向都要着眼于市场应用,研究成果都要力求转移转化。政府也要围绕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推动科研项目管理、成果评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科技成果可以是我市自己的,也可以是外来的,关键要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重庆作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有条件、也应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收益分配,能够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巨大创造活力。对相关激励制度改革要深化、要具体,有的改革要有所突破。当前,关键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要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单位,对科技人员的奖励不低于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净收入的50%,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所获奖励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0%。还比如,对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管理也要大胆改革,就一些具体政策问题进行明确,给科技领导人才吃下“定心丸”。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有效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充分释放高校和科研机构沉淀的创新资源。

        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支撑。金融服务是加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要大力引进一批海内外民间风险投资基金在渝落户,积极培育本土创投机构,运用政府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目前新三板已成为“双创”时代的重要融资平台,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创新,推动更多创新型企业到新三板挂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助力。同时,要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

        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服务。科研单位商业开发能力往往较弱,而企业又不愿承担独立开发风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科技中介服务来铺设“绿色通道”。要加快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体系,创建一批功能完备的新型孵化载体,有效连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让科研成果更顺畅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落到实处、走向市场。

        第四,着力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创新驱动的成效,关键在人才。要坚持以市场机制集聚人才,以优厚待遇激励人才,以新型载体培育人才,以优质服务留住人才,以开放视野广纳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在加强人才培养方面,要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一线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企业创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扩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造就一大批“土生土长”的科技人才。在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方面,要注重引进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着力引进一批年富力强、有潜力、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引进一个科学家或领军人才或创新团队,就能带出一支队伍、带活一个产业。比如,永川区引进了几位香港理工大学知名教授,带来几十位机器人方面的年轻专家,有力带动了当地机器人产业发展。对于一些优秀人才,可以吸引来重庆工作,也可以在外地为重庆服务,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探索柔性引智机制,为人才提供工作生活便利,形成集聚人才的“磁石效应”。瞄准我市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量身制定”引进计划和政策措施。在人才使用上,要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加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方面支持力度,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抱负的机会和条件。要切实用好用活我市现有人才,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

        营造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的良好环境。用好人才的前提是为人才松绑,打破限制人才流动的条条框框,让人才真正有创新创业的空间。要以市场需求为第一导向,探索科技人员企事业单位双向流动机制,着力推进科技人员薪酬、职称和岗位管理制度等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包括“双肩挑”领导干部离岗创业,吸引有创新经验的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兼职教学科研。用好人才的关键是建立以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让各类人才充分发挥才干。要把创新成果与个人利益、企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实施事业单位高层次科技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完善科技人员职称评审和科技成果转让财税激励等政策,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得到实惠。

        打造优秀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家并不一定是发明家,但他们应该是创新的有力组织者和推动者。要支持企业家组织、服务、主导企业创新活动决策,依法保护好企业家的合法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抓紧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加快造就一支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第五,着力优化创新环境。创新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创新创业能力的强弱。各级各部门既要用好市场机制,向良好市场环境要创新活力动力;又要注重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为创新创业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科研管理过紧过死,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不少同志反映,我市科研单位的“婆婆”很多,科委管、产业部门管,还有科研单位归口单位也在管,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不合理,存在不少条条框框的制约,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有效解决。要给科研单位“松绑”,根据实际需要实行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让高校、科研院所及广大科技人员拥有更大自主空间。科技人员对外交流活动,要区别对待,尽可能宽松,不能简单套用党政干部管理办法。要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提高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将“人围绕经费转”转变为“经费以人为核心”,既避免“打酱油的钱不能打醋”、又防止“跑冒滴漏”,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好科研经费,大力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围绕创新搞好公共服务。重点打造基础性、综合性、公益性的科技服务平台,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共享,引导科研院所及高校现有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提高公共服务平台和大型科研设备利用效率。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整合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提升科技信息公共服务水平。按照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申报项目设置了一些不必要的门槛,科研立项往往要求自有什么设备、什么仪器等基础条件。结果,能做研究的没有这些条件,缺公共平台,大型仪器共用性差,R&D经费投入本来就不高,效率又提不上来,形成了恶性循环,也造成科研单位大型科研设备重复建设严重、闲置浪费严重。这些都是我们必须下决心改革的。

        优化科技创新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法规规章,废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规定,构建起综合配套的科技创新法治保障体系。知识产权关系着创新主体的切身利益,尊重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劳动,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动力。在“山寨”泛滥、盗版横行的社会环境里,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创新活动就会受到抑制。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衔接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案件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为创新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六,着力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对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必须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主力军。要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激发高校科技人员原始创新的积极性。要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每年从高校财政教育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研究开发活动,激励高校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要支持在渝高校增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综合性科研中心,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型学科建设,扩大国际开放合作,形成特色化、优质化、国际化的科研基地。重点学科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既要积极对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又要培育一批市级层面的基础相对好、实力比较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点学科,切实提高全市高校的科研原创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抓紧制定我市重点学科评审办法,鼓励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高校跟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共同申办。对国家重点学科和市级重点学科,市级财政要根据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紧密程度按一定比例配套和安排资金,明确资金使用方向,不得把这些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有限资金真正用于提升创新能力和人才引进等方面。要引进更多“国家队”层面科研院所落户,加快国有科研院所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科研院所提档升级,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同时,大力支持在渝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科学研究,全面增加技术创新源头供给。

        第七,着力推动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创新创造的沃土。要始终把创新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来抓,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让创新创造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时代精神。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深化创新主题宣传,讲好重庆创新故事,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全民科学普及和创新教育,使蕴藏在广大市民中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青少年是未来创新创业的生力军,要支持和鼓励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充分发掘他们的创新潜能。

        积极倡导良好的科研伦理和学术道德。当前,学术不端行为在一些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伪造科研成果,有的剽窃他人成果,有的低水平重复别人的劳动,不一而足,危害极大。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机制,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让诚信者得实惠、有发展,失信者寸步难行。科技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追求,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学术荣誉、守护学术道德,共同维护良好的科研和学术生态。

        努力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创新之路无坦途。高风险是创新活动的突出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一方面,该放的要放开,要重视创新试错的探索价值,注重鼓励和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降低创新者的风险和压力,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才华。另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好政策界限,该管的要管住,严格要求、守住底线,有效规范和约束。创新者也要彻底抛弃畏惧失败的观念,放下包袱、甩开膀子,在“愈挫愈勇”中去实现人生追求和梦想。

        四、加强对实施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领导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肩负起领导和组织创新发展的责任,咬定创新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抓,扎扎实实抓好创新发展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保障。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纳入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结合实际细化措施,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科技工作者的“后勤部长”,多为科技一线的企业、科研院所和各类创新人才搞好服务、排忧解难。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意识,主动适应科技创新形势,自觉学习科技创新知识,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切实增强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少做“无知者无畏”的事情,真正做到关心创新、懂得创新、支持创新、推动创新。

        二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思想,顾全大局、密切配合,既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又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市创新驱动发展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好全市科技创新重大政策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解决。市科委是全市科技主管部门,要切实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勇于改革,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项目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创新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科协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动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要健全创新考评机制。考核评价有很强的“指挥棒”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成效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的权重,通过考核促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发展思路、提高创新意识,真正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要完善科技创新统计监测机制,制定并发布全市科技创新指数,科学评价创新发展状况,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提供可靠依据。

        同志们,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赢得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力量!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
第二届轨道交通摄影大赛优秀奖《穿梭城市间》
  为重温重庆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汪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
全球连线|中国科学家发现沙漠变土壤“密码”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