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4年风雨 清华中学两幢历史老建筑启动修缮

17.06.2017  07:57

你知道位于巴南区的重庆清华中学吗?这所始建于1938年的学校,有两幢历史长达64年的老建筑,登上了《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分别是博文楼、行政楼。据悉,该《名录》在全市范围评选出的优秀历史建筑共有176处。

记者昨日从巴南区规划局获悉,巴南区已启动了对重庆清华中学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目前正进行前期基础测绘、评估及初步方案编制,将尽快启动修复。

清华中学与清华大学有渊源

位于巴南区李家沱土桥的重庆清华中学,创建于1938年。当年该校的筹办者和主要任课教师,都是清华大学校友,经清华大学校政当局和校友总会同意,学校命名为重庆清华中学。重庆清华中学首任校长傅任敢先生,就是由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委派。建国后,清华中学一度更名为“重庆市第九中学”,1984年恢复“重庆清华中学”校名。

79年的风雨历程,重庆清华中学为各行各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如两弹元勋朱光亚,以及卢佩章、李朝义、张仁和刘业翔等两院院士,均曾在重庆清华中学学习。

校友回忆当年的美好时光

在《重庆抗战遗址遗迹图文集》中,能看到标注的重庆清华中学旧址。校园内,有两幢很有特色的老建筑——博文楼、行政楼。两幢楼建于1953年,均是红砖红瓦,之间隔着一个小操场,相互对应,绿树掩映,非常有味道,而其他的建筑几乎都是白灰墙的高楼。

家住李家沱的蔡女士,是清华中学高98级的学生,以前在这里度过了3年高中时光,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们当时在博文楼上课,楼梯、教室都是木地板,一下课大家就跑出教室去活动,整栋楼都是‘噔噔噔’的声音。”蔡女士说,那个年代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但楼内十分凉快,一点不觉得闷热。

巴南将对两幢楼进行保护修缮

现在,重庆清华中学规模扩大,有3000多名师生,很多新建筑也应运而生。不过,两幢老建筑依然没有“”下来,博文楼成为美术、音乐教室和周转教室,行政楼则是老师们办公的地方。

目前,博文楼和行政楼进入了《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由于历经多年的风雨,建筑的砖体风化得有些厉害,且存在一定消防隐患,已被相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维修迫在眉睫。

巴南区规划局相关人士表示,重庆市清华中学博文楼、行政楼,是西南大区风貌建筑,此次拟对博文楼、行政楼建筑主体结构、外立面进行保护修缮,对内部功能进行完善,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维护。在保护的前提下,两幢楼将被适度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延续重庆清华中学文脉。

■相关新闻

重庆将从三方面 保护优秀历史建筑

重庆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于2016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公布,在全市域范围评选出的优秀历史建筑共176处。其中,90处位于主城九区行政范围内,86处广泛分布于其他区县中。

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重庆将从三方面保护和利用好优秀历史建筑。

一是加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全面开展挂牌工作。由市规划局统一设计制作保护标志牌,由各区县政府组织落实挂牌工作,同时将有关保护要求告知保护责任人。通过为历史建筑挂牌,一方面,明确优秀历史建筑的身份,相当于有了“身份证”,便于保护和日常巡查,上个月,首批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启动仪式便在南滨路进行;另一方面,这也是向市民和社会宣扬重庆历史文化、介绍优秀历史建筑的有效途径。

二是启动优秀历史建筑的测绘建档、定点定位和“紫线”规划工作。将优秀历史建筑测绘资料纳入我市正在建设的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库,留存原始资料和历史信息。当前,主城区范围内的优秀历史建筑紫线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开展全市其他区县优秀历史建筑定点定位和“紫线”划定工作。对全市域的优秀历史建筑,各区县政府、各部门,要走到每一个区县,定位到每一个镇村,划定到每一栋建筑,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

三是开展重庆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申报、评定工作。按照住建部确定历史建筑的工作要求,市规划局将通过社会公开征集、网上信息填报、专家推荐、区县政府报送、市级部门提供信息等多种方式开展相关工作,也欢迎市民参与到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的推荐、评定中来。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