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半岛格局不能变 磁器口新建建筑禁超3层

13.01.2015  13:56

渝中区通远门 记者 吴珊 摄

渝中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沙坪坝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明清城墙遗址、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

上个月,市政府第72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意味着,今后我市众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规划都有了一个“总纲”。

究竟哪些历史文化资源纳入了这个保护规划范围中?昨日,记者从该《规划》中了解到,保护对象涉及“3层7类”。当中特别提到,要保护重庆的山水城市格局,山城特色道路和街巷不得消亡。

哪些是保护对象?

首次梳理出“3层7类

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由重庆市规划局牵头、重庆市文化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上个月,市政府72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保护对象是哪些历史文化资源?该《规划》首次全面梳理出“3层7类”历史文化资源予以保护。“7类”是指都市区及市域具有重庆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历史文化村镇、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风景名胜(包括风景名胜区、巴渝园林、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和主题遗产等7类历史文化资源。“3层”是指在空间上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地段和历史文化资源点3个层次实施保护与利用。

规划》对“7类”历史文化资源都作了细致阐述。比如,“风景名胜”一类,既包括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9处市级风景名胜区,还包括都市区范围内7处巴渝园林、1004处古树名木以及“巴渝十二景”。

保护范围有多大?

看看这些数字就明白

这个《规划》的保护范围有多大?看看这些数字就明白了。5个市级历史文化街区、20个传统风貌区、1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2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含5个三峡迁建保护传统风貌镇、8个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3个中国传统村落、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9个市级风景名胜区、5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27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优秀近现代建筑、441处革命遗址、395个抗战遗址、29处工业遗产、39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8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52项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在保护规划范围中。

当中,很多“对象”的保护规划是多年来市民关注的焦点。如,渝中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沙坪坝区磁器口、南岸区慈云寺龙门浩米市街、北碚区金刚碑、江冿区真武场5个市级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明清城墙遗址、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鱼洞传统风貌区、寸滩传统风貌区、人民大礼堂传统风貌区、大田湾及劳动人民文化宫传统风貌区等20个传统风貌区。

近期有啥行动?

十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据介绍,该《规划》是对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规划。按照这个“总纲”,还将制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规划,以及各类主题文化遗产等专项保护规划。

该《规划》还提出了“近期保护行动计划”,明确说到接下来会实施十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重点项目,分别是合川钓鱼城和渝中区老鼓楼衙署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渝中半岛古城墙古城门及山城步道系统建设项目、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项目、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项目等。此外,我市下一步还将建设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库,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现代建筑、历史建筑等都将纳入该库进行动态管理。

规划》有三大亮点

1

总体保持山水城市格局

该《规划》提出,重庆将总体保持山、水、城、人和谐共生的山水城市格局,保护都市区内体现依山就势、立体城市风貌的城市轮廓线,对山城特色要素进行保护。哪些是山城特色要素?包括历史眺望点和通江视廊、特色空间和街巷、特色交通方式和山城步道。

同时,要保护南滨路、北滨路、沙滨路等两江滨江区域和朝天门广场、大礼堂广场、解放碑广场等市级开敞空间等特色空间;保护山洞地段盘山公路、跨线桥、山洞、半边街等体现山地特征的道路和街巷不得消亡。保护缆车、过江索道、老码头等特色交通方式,保护南山、歌乐山、缙云山、铁山坪四山登山步道,黄葛古道和其他古驿道等特色山城步道。保护山城所依存的特色地形地貌,保护吊脚楼、坡地建筑等特色建筑所依存的陡坡、峭壁、悬崖等。

2

整体保护九开八闭十七门

该《规划》中提到,为了保护重庆母城渝中半岛的街巷特色,将保护渝中半岛现有的城市格局和路网结构总体不变。保护历史上形成的下半城南干道和相连接的道路,上半城的主干道、支道,延续街巷空间特色。

重点保护从太平门经白象街、老鼓楼、人民公园到解放碑一线,从凤凰门经十八梯、较场口、解放碑洪崖洞一线的街巷格局和肌理,保护和串联太平门、海关总署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重庆大轰炸惨案旧址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遗存。

此外,渝中区的老城墙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对象。按照规划,将整体保护渝中半岛九开八闭十七门的城门格局及城墙系统,保护和控制总长约8860米的城门城墙遗址带,逐步拆除现存城门城墙遗址带上对风貌有影响的现状建构筑物,合理控制城墙区域内的建筑高度,增强城墙两侧用地功能的公共性,逐步实现城墙遗址带的空间连接。同时,重点保护和整治现存已发掘的4个城门,现存的17段共3167.6米城墙,避免因现代化建设而被毁。

3

磁器口新建建筑不得超过3层

按照《规划》,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划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建设用地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三个保护层次,其中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5.5公顷,包括磁正街、横街、黄桷坪巷两侧建筑用地范围,以及宝轮寺。

规划》规定,核心保护范围内的街巷空间和建筑以保护和维护为主,不可随意拆建、新建,新建必须符合规划保护的原则和审批程序。

对于新建建筑,建筑体量不能过大,细部构件和装饰构件采用传统的形式,建筑层数控制在3层以内。对于核心保护范围内已建成的与传统风格不协调的新建筑,应拆除或按照传统建筑的格调对其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