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渝北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这组数据告诉你
空港商圈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渝北全民健身中心效果图
汽车生产车间
碧津公园一角
金山科技胶囊内窥镜
临空都市报消息,20年前,出门必带钱包好付现,现在,出门必带手机可转账;20年前,购物主要去商场,现在,网购成了常见方式……20年来,家乡渝北又发生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前,渝北区统计局发布了相关数据,“数”说渝北区大发展。
消费品市场迅猛发展
201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11亿元
刘阿姨是老渝北,现在居住在冉家坝,在她的印象中,20年前的渝北几乎没有商圈可言,而现在金港国际一带车水马龙,新光三越也在嘉州商圈拔地而起。
数据显示,2016年,渝北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11亿元,是直辖初年的54.67倍,年均增长22.8%。
渝北区统计局分析,在区位优势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带动下,全区商贸经济规模呈现快速扩张趋势,消费品市场商品种类不断丰富,供给越发充足,同时商品零售业态也逐步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消费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新商业业态方兴未艾。2016年,渝北区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4.32亿元,同比增长34.2%,高于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1.2个百分点。
消费热点持续升级
从基本生活类转变为汽车、住房等高档消费
“别说手机网购,20年前,手机都是‘砖头机’,屏幕小,黑白显示。”刘阿姨说,那时,新牌坊和冉家坝一带基本没开发。私家车也少,出门主要是坐公交车。而现在,大家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找车位。
来自渝北区统计局的数据分析也显示,20年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消费观念逐步转变,消费热点持续升级。直辖20年来,居民消费逐渐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消费热点从基本生活类消费品转变为家用电器、汽车、住房等高档消费。2016年,全区社零总额中用于“吃”的消费仅占3.2%,占比较直辖初年下降5.0个百分点。2013年以来,全区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占全市比重达1/4甚至1/3以上,最高达38.8%。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加至33546元/年
“20年前,出去吃席,一般给100块或200块。现在,生活好了,一般都是三五百。”刘阿姨说。
来自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1998~201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908元/年增加至33546元/年,增长了5.83倍,年均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32元/年增加至15074元/年,增长了5.75倍,年均增长11.2%。同时,城乡收入倍差逐渐缩小。
此外,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由电风扇、电视机等小件逐步改善为汽车、计算机等现代享受型用品。2016年,全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30辆、空调239台、计算机94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0%、38.3%,较1998年分别下降17.0、7.2个百分点。
经济
按可比价格计算,1997~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5.6%,全区GDP总量由42.21亿元迅速攀升至1293.35亿元,翻了近5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8%提升至7.4%,全区人均GDP由5612元增加至82029元。
2016年,渝北区全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163.97亿元,是直辖初年的130.1倍,年均增长28.4%;2016年,全区新签外商投资项目61个,实际利用外资21.49亿美元,较1998年增长了975.8倍,占全市比重由4.0%提升至18.9%。
产业
三次产业结构由1997年的26.9:34.3:38.8调整为2016年的2.2:57.1:40.7,实现“三、二、一”向“二、三、一”的转变,工业强区地位进一步巩固。2016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39.89亿元,是直辖初年的164.4倍,年均增长31.9%。
交通
2016年,全区客运量3697.54万人、货运量3522.45万吨,分别为直辖初年的9.2倍、348.7倍。
通讯
2016年末,全区邮电业务总量达12.45亿元,较直辖初年增长了33.8倍,年均增长19.4%;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2.2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9.07万户;互联网用户38.58万户。
原标题:20年来渝北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区统计局的这组数据告诉你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