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构建创新生态圈 打造最优软实力

13.02.2019  13:22

  全社会R&D经费支出由2017年的57.09亿元预计增至6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由3.94%预计突破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7年的2471件预计增至3300件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15.14件预计突破20件;在“重庆市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报告”中,综合科技竞争力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去年,渝北区的科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这张“成绩单”的背后,是渝北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据了解,去年,我区将“创新生态圈”作为三大功能定位之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育主体、搭平台、强资本、造环境,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培育“三大”创新主体   补齐创新资源“短板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研发机构、企业、人才三者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为此,我区坚持引进和培育双管齐下,不断积聚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创新人才,弥补创新资源短板。

在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方面,一方面大力引进国内研发实力企业来区设立独立研发公司加大技术供给水平;另一方面,深化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提出“国资入股的50%在退出时等额奖励给研发人员”等支持政策,着重培育一批公司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吸引了樊代明、俞建勇、金重勋等知名院士和专家团队入驻。目前,已推动建立独立法人化研发机构28家,经市级认定为新型研发机构已有15家。

在培育科技型企业方面,我区一方面做大增量,紧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开展招商,陆续引进中光电、OPPO、中软国际、华大基因等知名科技企业;另一方面提升存量,以研发补贴的方式,鼓励传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今年,新培育科技型企业325家、总数达到1083家;新培育高成长性企业101家,预计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总数达到460家。

同时,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在工作中,聚焦大数据、智能化等重点产业,实施“临空海外英才计划”和“临空创新人才计划”,以项目引才引智;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138名,为渝北创客和科技型企业进行创业辅导;依托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联合ARM、微软、谷歌等知名企业,打造仙桃大数据与物联网创新学院,培养大数据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全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国家“863”“973”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等在内的高层次人才436人,规上企业研发人员14265人;大数据学院累计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人才3110人次。

搭建“四类”创新平台   创新主体协同发力

西部大数据前沿研究院建成开院,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中软国际云上软件园、微软人工智能加速器落地运营,深科技智能制造、中光电二期、光亚新材料、宇通智能终端等产业园开工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资源共同发力。基于此,去年,我区围绕创新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积极搭建产业集聚平台、众创平台、科技创新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等,促进创新主体协同发力。

在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方面,我区重点打造仙桃数据谷创新研发中心、创新经济走廊前沿科技城、空港工业园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空港新城及“三龙”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平台,鼓励成熟期科技型企业落地生根。一年下来,以大数据、智能制造为主的科技型企业集群逐渐形成。

在打造众创平台方面,围绕种子培育,建成了感知科技园、创意公园、立洋孵化园等5个国家级众创平台,引进了PNP等国际知名孵化器,建立起面向全球的创新项目筛选机制和落地通道,形成19个“线上有平台、线下有载体、培训有体系、投资有渠道”的示范性众创空间,入驻创新创业企业543个、团队219个。

在打造科技创新基地方面,围绕科技研发环节,鼓励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去年,万成渝北汽摩火炬计划项目,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重庆渝北汽摩制造及现代服务特色产业基地”;再升科技、金山科技成功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区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达到10个;新增人类胚胎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技创新基地11个,总数达到194个。

在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方面,与宏碁、ARM、科大讯飞、Google等企业合作,在仙桃国际大数据谷搭建智能样机生产、全套3D打印、智能汽车协同创新、外观设计等10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各行业跨界融合创新。

强化创新资本支撑   放大科技金融作用

成立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大力推动财政科技资金“拨改投”“拨改贷”“拨改保”改革,发挥投资、融资、募资三大科技金融支撑体系作用。

1.股权投资体系。继续释放与市科技金融集团,共建的科技“种子、天使、风险”投资基金(区财政出资3.19亿、引进社会资本21.16亿,规模27.73亿元,占全市总规模138.8亿元的20%)作用,针对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投资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48个,股权投资及无息贷款金额达13.17亿元。

2.债权融资体系。去年与市科技金融集团进一步合作,市级出资40%、区级出资60%,建立了规模3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信用担保基金,推动企业基于知识信用价值的增信改革。担保基金启动以来,合作银行已为39家科技型企业投放信用担保贷款6036万元,有效解决了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3.众筹募资体系。我区加强上市辅导,持续推动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到重庆OTC、新三板、境内外交易所上市挂牌,开展合法众筹募资。目前,孵化培育企业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OTC)科创板挂牌27家、成长板32家,在新三板挂牌14家、主板挂牌2家。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打造最优“软实力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圈最具竞争优势的“软实力”。

为了做优这个“软实力”,去年,我区重点在改善政策、法治环境和创新氛围上下功夫。

在政策扶持支撑方面,出台《加快建设创新生态圈的若干政策》(即“创新52条”),每年整合财政资金3亿元,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可量化支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证明事项39项,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市率先推行许可事项“码上办”(扫码办事)。

在法治环境营造方面,发挥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作用,深化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统一集中审理的审判机制改革,联合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加强创新成果保护。

在创新氛围营造方面,举办“全国知名创投机构渝北行”“临空杯”“农创杯”等活动,组织科技型企业负责人赴厦门大学开展创新驱动专题培训,支持区内众创平台开展项目路演、创业培训等152场;组织115个项目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参赛数和获奖数位居全市前列。

(杨荟琳   任地)

原标题:渝北:构建创新生态圈 打造最优软实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重庆民营科技型企业数量占比达99%
  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主城片区的科技新华网
重庆科技型企业达11026家 最有“科技范”的是这个区
12日,记者从重庆市科技局了解到,2018年,重庆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