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古盐道打包申遗 让更多的人从另一种视角认识重庆

16.09.2016  17:10

  (记者兰世秋)“盐道是一种新兴的典型的文化线路遗产,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热点。”“盐道文化遗产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让更多的人从另一种视角认识、了解重庆。”9月15日,本报二版刊发了《专家学者呼吁:打包巴渝古盐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文后,在石柱、巫溪、江津、綦江等拥有巴渝古盐道历史文化遗产的区县引起强烈反响。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委主任黄怀琳表示:“重庆具有非常丰富的盐道文化遗产资源,有必要将其整体打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石柱非常重视对盐道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黄怀琳称,2014年,石柱图书馆启动了石柱境内巴盐古道的多媒体资源库项目,这个资源库包括500张图片、4万文字、8集专题纪录片等丰富内容,专题纪录片按《巴盐销楚》、《盐路漫漫》、《背夫壮歌》、《这方水土》等8个主题进行专业拍摄、制作。

  “古盐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加大研究的力度,更深入地挖掘古盐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巫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唐文龙表示。

  唐文龙介绍,巫溪县于2013年启动了关于巫盐古道的学术研究。去年7月,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天下逐盐》剧组走进巫溪县宁厂镇,探秘巫盐文化。

  目前,巫溪县已经修复从巫溪县城通往宁厂古镇之间近10公里的古盐道,其中包括1公里的古栈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古盐道基础研究的力度。”唐文龙说。

  “受‘重走古盐道’系列报道的启发,江津区也随即启动了针对本区域内的古盐道、古庄园、古墓、古建筑、古镇等历史文化遗产的系列报道。”江津区委外宣办、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李林峰表示,接下来,江津区将围绕整个南部山区,重点关注如何使古盐道等文化遗产更好地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以及如何将古镇的旅游开发更好地与经济、文化历史融合发展。

  綦江区文管所所长周铃称:“重庆的古盐道特色鲜明,其中,綦岸盐马古道包括三条陆路、一条水路,具有辐射半径最大、辐射范围最广、路途最艰险等特点。

  周铃介绍,綦江已经展开对綦岸盐马古道的调查研究,并且出版了相关的书籍。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