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巴渝工匠”:给个图案 我都能绣出来
工匠名片
单大琼:女,42岁,国家一级/高级刺绣师,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
推荐理由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的传承人,单大琼掌握了蜀绣所有的针法,共有上百种之多;同时她重视创意与创新,创作出水墨绣、禅意绣、抽象绣等。她还培训了600多名刺绣人员,并义务培训了200多名残疾学员和下岗工人,让蜀绣传承下去。
曾获荣誉
获得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刺绣师等称号。
远看是一幅水墨画,近看却是一针一线织就而成的绣品,一砖一瓦、一树一草竟比画下的更栩栩如生——在单大琼的工作室里,一幅磁器口水墨绣,让不少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只要给我一个图案,就没有绣不出来的东西。”单大琼说,小时候作为乐趣跟外婆和母亲学习刺绣时,从未想过,自己的一生都将和刺绣“牵绊”。
2000年,重庆开始大力发展旅游,磁器口等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到民族工艺品受到游客追捧,单大琼决定结束在外打工漂泊的日子,回重庆靠刺绣手艺吃饭。
在磁器口为经营者们免费提供的10平方米大小的小木屋里,单大琼架起绷床,白天现场刺绣并售卖作品,晚上,则从书上学习更多的工艺。
“开始绣的都是一些传统图案,比如花朵、鸟兽等。后来,发现游客更喜欢一些有重庆特色的图案,便开始尝试绣磁器口大门、吊脚楼等。”单大琼说,为了绣好这些图案,她一有时间就跑去观摩实物,仔细研究其构造、纹理,然后尝试各种针法,以绣出最佳效果。
“比如为了绣出吊脚楼的立体感,光是屋顶的瓦片,我就尝试了数十种针法,织了剪,剪了又织,最终用镂空针法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单大琼说。
在不断钻研和尝试下,单大琼的作品越来越丰富,顾客也越来越多。慢慢地,小木屋已经不能很好地展示她的作品。2005年,她租下了磁器口正街上的一个门面,开起了工作室。
单大琼意识到,要让作品得到更多的认可,自己必须掌握最顶尖的工艺。于是,她开始寻求机会向刺绣大师学习。
“在蜀绣中,有100种以上的刺绣方法,比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复盖针等,只有灵活使用不同针法,才能绣出你想要的东西。”单大琼说,要掌握精湛的工艺,除了师傅的教授外,最关键的是长年累月的学习和练习,“做刺绣必须要静心、细致,熟能生巧,没有捷径。”
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摸索,单大琼掌握了蜀绣所有的针法,并能根据需求进行自由组合运用,从技术上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图案可以难倒她。
如今,单大琼已获得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刺绣师等称号,她的作品也常常作为馈赠佳品被送往世界各地。
不过,单大琼并未因此满足——如何巧妙地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绣出更时尚、更个性的作品,是她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如今不少刺绣都可以被机器代替的时代,手工制作除了精湛的工艺,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出灵魂感。手工刺绣是经过人手千万次的抚摸,它的一针一线,都包含着人的思想、情感,整个作品也应该是具有灵魂和生气的。”单大琼说,学会刺绣工艺只要三年,但要掌握刺绣创意却值得一生不断学习。(记者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