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照顾母亲 他练出了竖起耳朵睡觉的“特殊技能”

21.11.2017  20:00

△陈世海动着脑筋让母亲开心。

夜晚时分,万籁俱寂,众生酣然入梦。

南岸区的一间民房里,十平方米的空间,就是母子两人的避风港。

一声细微的呻吟,不比蚊子的嗡鸣声大,却将儿子陈世海惊醒。

回头望去,一边大床上的母亲似被恶梦惊醒,微胖的身躯轻颤,想要翻个身,却因身体不便,很艰难。

起身,下床,双手搭在母亲肩膀上,配合着母亲的动作,轻轻向另外一边翻动,帮母亲翻身。照顾妥当,陈世海为母亲盖好被子,再回到自己床上入睡。

我现在把母亲看成小孩,要注意些。”言语轻描淡写,这样的过程,陈世海每天晚上最少4次,一年365天,从未间断,还因此练成了竖起耳朵睡觉的“特殊技能”。

△陈世海喂母亲喝水。

十平方米的房一平方米的桌 摆的全是母亲的零食

11月21日,天阴,室外温度10摄氏度。

上午11时20分,南岸区白沙沱社区居委会附近,陈世海正从干活的车间返回宿舍。宿舍在工厂二楼,来回只有百余级台阶和一座铁桥,陈世海小跑行进,“噔噔噔”的脚步声踏得有些节奏感。

半路上,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和陈世海相遇,刚做了自我介绍,陈世海却摆了摆手,“等下,我回去看看我妈。”担心家中母亲的情况,陈世海没停下,大步流星往宿舍赶,个头不高,步子却着实大,我们后头小跑勉强跟上。

老娘离不得人,必须隔一会回家看一下。”这是陈世海今天第二次回家看母亲,上一次是在当天上午9点多钟。一边赶路,陈世海一边狠劲儿拍着蓝色工装上沾满的灰土,身后留下一片粉尘,风尘仆仆的。

来到宿舍门口,陈世海站在门口先喊了一声“”。屋里的老人应了一声,陈世海这才放缓动作,轻轻推开门。母亲黄永香坐在床边的轮椅上,正在看电视。

工厂安排的员工宿舍只有10余平方米,一大一小两张床已经占了将近一半的空间。母亲的大床上只有厚厚的被褥,叠得整齐,相比之下,陈世海的小床上就显得有些杂乱,外套、西裤、秋衣、袜子散了一床。

有些乱,坐,坐!”有客拜访,陈世海这才反应过来,看着一屋子的杂乱,瞬间犯了尴尬,招呼我们坐下。可满屋子指了一圈,却发现没个坐的地方,赶忙扑到床上,埋头收拾衣物。

除了两张床,屋里就只剩下一张桌子和一台电视。桌子有一平方米大,同样的乱,堆放着蛋卷、香蕉、米花糖……让人以为屋里养了小孩子。“这些都是给我妈买的,她可爱吃零食了。”好容易收好衣物,陈世海先给母亲剥了个香蕉,掰了一大截递给母亲,黄永香捏在手里,咬了一小口。

△每天,陈世海都要抽空推母亲出门散步。

每次分离不超过两小时 他都会用一个吻安抚母亲

陈世海今年43岁,2004年来到主城区,一直在现在所在的这家工厂打工,车间工,做配件。

母亲黄永香今年72岁,5年前因患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大部分时间里,腿脚不便的黄永香只能坐在轮椅上,走哪里都离不开人。

差不多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回来看一趟,始终不放心。”陈世海说,妈妈刚患病时,由媳妇在老家万盛独自照看,后来老人家又到大哥工作所在地福建居住。

大约一年多前,黄永香因为一次骨折使病情加重,“当时就是因为晚上睡觉时翻身,结果把手右臂弄骨折了,都没人发现。”陈世海脸盘大,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可提起母亲右臂骨折的事情时,陈世海表情黯淡下来,黑粗的眉毛拧成了个大疙瘩,拿起手里10块钱一包的朝天门,猛嘬了一大口,气氛瞬间冷下来。

沉默间,轮椅上的黄永香突然举起右臂,嘴里含糊不清,却能听清楚几个字:“不疼,没事。

这件事发生后,陈世海决定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亲自照料。现在母亲一日三餐都由他负责,空了就推妈妈出门晒晒太阳,没事就逗妈妈笑笑,日子也算过得安生。

陈世海说,他和母亲每次分别不超过两小时,但每次离家时,他都担心意外发生,也能感受到离开时,母亲眼中的不舍。所以,陈世海也养成了个习惯——每次分别前,都要吻一下母亲的额头,安抚母亲。

一边说着,陈世海一边从背后双臂圈住母亲的脖颈,轻轻吻了母亲的额头,黄婆婆有些不好意思,胖胖的脸盘却笑开了花。

为照顾母亲 他练出竖起耳朵睡觉的绝技 

母亲的骨折,让陈世海耿耿于怀,担心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晚上睡觉时就成了他最紧张的时刻。偏偏,陈世海又是个睡觉很沉的人,这让他刚开始很受折磨。

最初,我根本不敢睡觉,干脆守在她床边眯着。”陈世海说,每天晚上睡觉,他会先扶着母亲上床,自己守在一边,一旦听见母亲有什么响动,立即起身查看,久而久之,陈世海的睡眠开始变得轻了,有些响动,他都会惊醒,立即下意识地看看母亲,帮母亲翻身。每天晚上,至少4次。

虽说这样的说法让人不能理解,陈世海却有自己的解释,“当你心里担心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其实是睡不踏实的。”陈世海双眼满是血丝,似是在为他的话证明。

不过,这样的照顾肯定是要影响工作的,老板难道没意见?“有,肯定有啊。”说起这事,陈世海也下了很大决心,当时刚接母亲过来,陈世海就把自己要照顾母亲的情况告知工厂老板。

两小时就要离开一趟,晚上还休息不好,这让老板很头疼,很纠结。陈世海态度很坚决,同意,就继续工作,如果不同意,那只能辞工!

老板还是仗义,最后同意了!”陈世海坦言,自己在工厂干了十多年,老板舍不得他这样的老工人离开,同时也很佩服他的孝心,便应允了。不过,陈世海也没辜负老板的器重,每天自己手头的工作都会加快进度完成,按时不能完成的,就加班完成。

我长大了你却成了“孩子” 让我来照顾你

陈世海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均成年,在老家工作。

对于未来,陈世海并没太多要求,孩子已经工作不再要他负担,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母亲的病情不要再恶化,只有她健康快乐,自己才安心,否则做什么都会惦记着。

哪怕是一个小感冒,我都担心,她要是不开心不舒服,我上班都上不好。”陈世海说,母亲脑血栓使脑部受到一定影响,导致记忆力下降,性情也变得古怪,有时候会莫名生气,不开心时还会哭闹。

每到这时,他就使出杀手锏,拿出手机把母亲闹脾气耍性子的模样统统拍下来,再故意“威胁”妈妈说要发给亲戚朋友看,而母亲只要一看到自己的糗样儿总会被逗得哈哈大笑,很快就忘记了不快乐。“现在她就像个孩子,我是她的家长!”陈世海说。

自从母亲随他住后,为了妈妈的健康,他的起居饮食习惯也随之改变,不吃辛辣重口味的东西,一日三餐都要清淡。同时,母亲又是那样的依赖他,因为手脚不便,每日起居,穿衣脱衣都成了陈世海的必修课。  

在社区邻里的眼中,陈世海是出了名的孝子。“几乎每天都要推着母亲出来散步,看到他们时总是说说笑笑的,那画面太温馨了。”白沙沱社区的书记唐女士对陈世海母子很熟悉,平时也会帮忙照顾母子俩。

他真的很有耐心,一边上班还一边照顾母亲,但我们从来没听到过半句怨言”,同住在工厂宿舍的工友说,他们眼中的陈世海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孝子,看到他对母亲这么细心,自己也会时常反省生活之余有没有忽略对父母的关心,多向陈世海学习。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习惯了就好。”陈世海始终认为,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坚信身边同他一样孝顺的人不在少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景然 摄影 胡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