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去世,贫困户办丧事三贴告示拒收礼

26.01.2018  21:33

△讣告。

家父生病不幸去世,帮忙者淡饭招待;舅父、妹妹及妻子娘家,只能送20元花圈和30元鞭炮,其他钱物一律拒收;不设礼房,拒收其他亲朋好友任何钱物,如有强行送钱送物者,视为讥笑和讽刺……

白纸黑字,这一纸告示有些不合常理。三份告示,措辞有微调,均出自石柱县临溪镇新街村磨塘村民组村民蒋中祥之手:1月13日,父亲因病过世,他的本意,是发个类似讣告的告示,却没想到,这个告示在村里、镇里乃至县里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生前尽心尽力,比火炮、乐队真诚些、真心些

△蒋中祥在家忙活

中等身材,偏瘦,长头发,面颊上还有浅浅的胡须。蒋中祥看上去很憔悴,父亲住院半年,他日夜照顾,渐渐消瘦,还留下了咳嗽的后遗症。

12月份,我来的时候,你这里(客厅)是两张床嘛!”驻村干部马超说。此前来家访,蒋中祥跟父亲同吃同住,给老人喂饭、抱上抱下,给老人清理积痰,一幕幕让马超很感动。

那是为了方便照顾父亲,老人走了,床铺就撤了。”蒋中祥说。

老人在世的时候,能够尽心照顾,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赡养,这比过世之后的火炮(鞭炮)、乐队要真诚些、真心些……”蒋中祥说,为人子女,“厚孝、薄葬”是更好的方式,对于逝者和生者都是。

之所以贴这个告示,从根本上说,是出于上述考虑。同时,他还有一些“不得不说的话”:20年前,一场意外,他丧失了劳动能力,是个建卡贫困户,受到帮扶人的帮助,他不想葬礼的铺排浪费伤到帮扶人的心。

在那场意外以前,蒋中祥是个木匠,心灵手巧,是个勤快人。“他很要强,我任职的4年里,他从未主动要求低保、贫困户指标。”新街村村主任谭祥炳说,蒋中祥性格硬朗,身上有一股自强不息的劲儿。

小女儿蒋居琳在读大三,家里的经济负担不轻,为此,蒋妻谭宁树便外出打工,挣钱来供养家庭。夫妻俩今年50岁,一心想把女儿供出来,“她过得好了,我们就好,家庭也算搞好了”。蒋中祥说,“拒礼”告示,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这样想腾出更多的钱,为女儿以后的发展。

目前的情况,别个给我送了,我万一还不上咋办?比起别人戳我的脊梁骨,我觉得这样(拒礼)更好。

家人撕告示,村民叹“银子化水

△讣告。

拒礼”一共有3张,都是蒋中祥自己写的,50岁的他有初中文化,识字,会写挽联。

1月13日,父亲过世,他模仿在街上看到的讣告,写了一篇告示。大意是,自己的父亲过世了,感谢大家能来帮忙,很抱歉只有粗茶淡饭招待,但是礼房就不设了,不兴送礼。蒋中祥将告示贴到村委会,算是对大家广而告之了。

贴出告示没多久,两个妹妹就打电话来了,死活不同意他的做法。第一张告示没“存活”多久,就被人撕了。蒋中祥并没妥协,写了第二张告示,内容跟第一张差不多,两个妹妹还是不同意。

蒋父是个石匠,他的徒弟谭祥安也坐不住了。“我要请乐队,这是我们师徒情分!”谭祥安跟蒋中祥怼了起来,吵闹不休,反对激烈。亲戚族人劝蒋中祥未果,准备另设礼房,并联系乐队等有关事宜。

想了想,蒋中祥贴出了第三张告示,措辞更加激烈,甚至规定了至亲可以送的范围,仅20元的花圈和30元的鞭炮,其余一律不收,也不设礼房。

为这事,两个妹妹跟蒋中祥闹到几乎决裂。妹妹们原本打算“你弄你的,我弄我的”,在二妹未婚夫的劝解下,一家人才勉强同意他的决定,理由也仅仅是“你(蒋中祥)是家里的长子,你想怎么做,我们就怎么跟着做。

家里的人,只有小女儿蒋居琳支持爸爸,“节俭一点,破除旧的陋习”。其余家人虽反对,也拗不过蒋中祥,只得作罢。

哪有这样的人哟……”“看住的银子化成水……”“脑袋是不是‘进水’了哟……”看到告示,消息如炸锅一样传开,村民喋喋不休、议论不已。

有人打电话劝蒋中祥,平常别人家有红白事,你多多少少也送钱了,这次你无论如何也要设个礼房,该收的钱必须收嘛。

新街村村主任谭祥炳告诉记者,在农村有红白事,宴请送礼成了常态,然而蒋中祥拒绝收礼,丧事简办,打破了农村的陈规旧俗,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对蒋中祥的做法,也有许多村民赞同,如果家家户户都少了这样的“礼尚往来”,一年下来,要节省上万元的经济费用。

让帮扶我的人看到希望

△蒋中祥。

在新街村及邻近村镇,蒋中祥是个“大好人”,他有一项目技能:调试卫星电视,别小看这个,在农村,晚上看电视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

既然有此技能,为何不凭此赚钱?蒋中祥连连摆手,说起了缘由: “我不能干重体力活,家里种庄稼时,大家帮衬我,你帮我我帮他,我怎么能收钱呢?

蒋中祥有一辆旧摩托,有人打电话请他帮忙调试,无论路途多远,蒋中祥却一分钱的安装费都不收,甚至连饭和水都不吃主人家一口。

多年来,他帮助了数百上千的人,这样助人为乐的人,打起灯笼都难找……”村民谭祥万说,临溪镇、石家乡甚至邻近的湖北利川都有人请他,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有求必应”。

蒋中祥是贫困户,跟他帮扶结对的是石柱县委组织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我如果把他对我的帮助和资助获得的财物,用以挥霍,他知道了只有徒添伤感。唯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看到脱贫的希望!

蒋中祥还提到一件事,2017年上半年,石柱县一家职业院校下乡培训,主要包含“农技”和“护理技术”两个方面,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护理技术”,之后照顾父亲时派上了用场。

父亲需要换垫片,不懂护理的人会直接抱他起来。我又抱不起,学了护理的一招,裹着垫片,老人侧躺一下,我再把裹着的垫片拉过去,垫片就换好了,不费力……

乐队、火炮…葬礼的“人之常情”很重

△村里的宣传栏

厚孝、薄葬,这是我们所提倡的。”新街村村主任谭祥炳告诉记者,在“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时,他们也只是提倡简办,与“无事酒”不同,不可能一纸禁令“不准办”。

村民告诉记者,农村有一种“喜丧”的说法,高龄老人过世,是“喜丧”,“喜丧”的“标配”是要有乐队,尽可能多地燃放鞭炮。“乐队越上档次,鞭炮越多越响,更能体现哀荣……

记者了解到,在石柱县殡仪馆,需要在指定时间、指定区域燃放鞭炮的,乐队“不准进场”,但是在村民自己家,一切都全凭当事人自愿。一场乐队演出,在数千到万余元不等,这份人之常情,对于一个普通农户,确实有些重。

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内生动力,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该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蒋中祥的关心和帮助,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