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特色产业不放松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03.2015  01:38

  3月16日,我县召开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县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部署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县委书记李春奎讲话强调,农业是百业之基,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大家要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农”新形势,紧紧扭住烤烟、中药材、草食牲畜、小水果等十大特色产业不放松,推动特色 效益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4年,巫山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农业和农村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效益农业成效明显。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8.2亿元,增长4.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35元,增长12.9%。扶贫开发亮点纷呈。突出“生态扶贫搬迁、整片整村扶贫、特色产业扶贫、社会民生帮扶、培训转移扶贫”工作重点,全年实施扶贫项目400个,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亿元,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

  李春奎强调,从巫山实际来看,巫山是典型的大农村、大山区,全县“三农”工作仍然面临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成本快速增长、农产品价格增长空间有限、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农业产品对接市场不够等不利因素,因此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任务十分艰巨。农业是百业之基,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大家要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农”新形势,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上来,牢牢把握“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坚定不移地支持“三农”工作,探索出一条具有巫山特色的“三农”工作新路子,坚持不懈地强化“三农”发展。

  李春奎强调,要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立足“两地一区一名片”功能定位,紧紧扭住烤烟、中药材、草食牲畜、小水果等十大特色产业不放松,不断壮大特色效益农业规模,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实现农业增效。积极培育一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开发,发展农产品产加 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第六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力度,积极参加各类农交会、农展会,充分借助电视、报纸、电子商务、户外广告等媒体,大力推介、着力提升“中国庙党之乡”“中国脆李之乡”“巫山魔芋”“黛溪粉丝”等品牌影响力,用品牌赢得市场。深化与西南大学、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农科院等校院的科技合作,大力实施“科技支撑效益农业工程”“科技扶贫工程”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等科技支撑工程,加强良种繁育、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山区农业装备等技术推广。坚持集中、连片、连线原则,继续推进高标准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和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股份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增强风险抗击能力。

  李春奎强调,要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进一步完善土地确权颁证后续工作,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量化确权改革,创新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合作金融相融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用好“地票”交易制度、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成果,积极探索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继续抓好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既调动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积极性,又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建、贫困优先”原则,积极稳妥实施生态扶贫搬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抓好整片整村扶贫加快工作进度。按照全县特色效益农业总体布局,重点扶持中药材、畜牧、果品、蔬菜等骨干产业,抓好特色产业扶贫。在资金管理、工程招投标等方面严格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岗位、专项资金的监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防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