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狠抓六大扶贫模式,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13.08.2015  10:54

一是狠抓动态式管理。 坚持按国家扶贫标准进行动态调整和管理,定期核对已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村、贫困户。及时更新和完善贫困户信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狠抓造血式扶贫。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因地制宜编制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重点扶持培育烤烟、畜牧、果品、中药材等特色增收产业,提升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应,稳步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积极探索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新模式,带动2.5万贫困人口脱贫。

三是狠抓改善式扶贫。 全面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完成69个村、启动39个村整村脱贫建设。完成望天坪、推进朝阳坪等小片区扶贫综合开发,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四是狠抓转移式扶贫。 通过扶贫搬迁和劳动力转移,实现2万贫困人口脱贫。采取农村集中安置、分散插花式安置、进城进镇安置和县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实施生态扶贫搬迁4.5万人,基本建成农村集中安置点55个,完成“两村四社” 整体搬迁,形成从高山到低山、从低山到集镇、从集镇到县城“梯度”转移格局。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参加“雨露技工”和创业就业培训,提升贫困群众就业素质,每年有1万多贫困人员外出务工或就业,成为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五是狠抓救助式扶贫。 充分发挥定点帮扶、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圈翼帮扶的引领作用,2012年以来,共争取帮扶资金近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40多个,引进企业7家。按照“思想上扶志、生活上扶助、生产上扶技、项目上扶持、党建上扶强”的思路,全面开展社会大扶贫,建立县领导及县级部门联系乡镇制度,全县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2万户。实现贫困户意外伤害和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救助贫困大学生2000余人,通过社会帮扶救助,实现5000贫困人口脱贫。

六是狠抓输血式扶贫。 全面落实金融扶贫政策,积极探索富民金融扶贫试点,每年投入近4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户贷款贴息,成功撬动1亿元以上银行贷款。组建贫困村互助资金社82个,投入扶贫资金1560万元,有效解决建卡贫困户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