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六大业态” 成为江北经济可持续增长“主力军”
2015年,江北区全年GDP增长12.3%。是什么推动了该区经济可持续增长?
答案是:现代服务业。
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江北兼具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双重功能。根据功能定位,江北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应该集中体现金融创新、商贸核心、开放高地等功能,发展“都市型经济”。为此,近年来,江北区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重点培育做大新型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六大现代服务业。
2015年,这六大产业实现增加值172亿元,占江北区地区生产总值的2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7个百分点,成为新常态下,推动江北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常态下的发展动力转换 两年摸索终于破题
“近年来传统经济增长乏力,加之江北区地域发展空间与生态环境容量有限,必须加快释放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替代效应,适应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江北区委书记杜和平说。
早在2013年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后,江北区就结合都市功能核心区定位,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当时,现代服务业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江北区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2015年4月,江北区委正式提出培育一批新增长点,明确了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专业服务业、健康养老业、口岸经济这六大现代服务业,并以此作为江北区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打造江北经济“升级版”。
“这六大产业的确定,并不是拍脑袋的结果,而是结合了江北区的发展实际。”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
如新型金融业,江北区将重点依托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为核心载体,以此集聚金融租赁、消费金融、股权基金、结算中心、交易所等新兴金融机构。
专业服务业则重点依托五里店片区。“五里店工业设计中心作为‘国家工业设计 知识产权 试点园区’,培育了中设工程设计、麦锐科技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品牌优势初具,带动效应初显。”该负责人称,为此,江北区将重点依托该区域大力发展法律服务、财税服务、科技服务、工程服务等七大专业服务业。
“在发展口岸经济方面,江北区也有寸滩港、果园港、寸滩保税港区这‘两港一区’的优势。”江北区依托“两港一区”,大力发展转口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口岸经济。
方向明确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的措施,就大刀阔斧地跟进。
政策引导、招商推动、平台建设 “三位一体”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六大业态
车水马龙的观音桥商圈,隐匿着一个交易量巨大的网商聚集地——重庆网商产业园。在成立不过3年多时间里,这里已经有近160家电商企业入驻,并获得了商务部授牌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
“重庆网商产业园发展之所以如此快速,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到多方面支持。”区发改委负责人介绍。
发展现代服务业六大业态,归根到底要落到项目上。为确保现代服务业见项目、见成效,该区突出了政策引导、招商推动、平台建设三大举措。
在政策引领方面,江北区出台了产业发展资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1+2+N”政策,整合形成产业资金10亿元,规范扶持方式,将项目补助,转变为贴租、贴息、产业基金引导等市场化方式。
“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确保了扶持政策扶在点子上。”该负责人称。
在招商引资方面,江北区注重“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定向招商与定项招商相结合、政府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相结合的“四个结合”,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
2015年,江北区共引进金融和总部企业51家,包括振渝九鼎、长融融资租赁、民商融资租赁、重百保理等14家新型金融机构。引进会计、评估、科技、法律等专业服务企业59家,工商登记注册经营范围涵盖电子商务的企业800余家。此外,还引进了多家知名体育产品运营商、优质特色医疗机构,知名文化旅游企业。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区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达到219家。
在平台建设上,江北区立足土地稀缺、城市框架基本成型的实际,不由政府新建产业园区,而是依靠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如依托曙光集团打造高档饰品产业集群,以商招商。”该负责人称。
此外,江北区还对全区所有在建楼宇、空置楼宇进行了摸底和规划,初步策划了25个项目,为现代服务业六大业态搭建楼宇平台;由港城管委办、鱼复管委办等,围绕六大新兴服务业,搭建区域性发展平台,初步策划了28个项目;由区商务局牵头,区发改委等部门配合,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载体,搭建新增长点推介平台,初步策划了18个项目。
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 2016年将寻求更多突破和更大发展
3月11日,记者走进“小样创咖”,一阵咖啡香扑面而来。“这里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咖啡吧,而是创业者交流的平台。”重庆小样创服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创业咖啡、创业讲堂、创业体验商业、创业公寓……位于石子山体育公园的“小样”社区,建成不到一年,已成为年轻人的创业乐园。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里曾经是一处闲置楼宇。
“楼宇资源是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载体。”江北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在房地产深度调整背景下,房地产“去库存”压力增大,江北区商务楼宇也有所闲置。
为此,江北区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发展楼宇经济相结合,既盘活了闲置楼宇,又解决了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项目落地问题。如依托融景中心、蓝洋金融中心商务楼宇打造西部咨询大厦、金融服务港,引进企业30余家,消化楼宇库存3万平方米。
同时,江北区还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打造“一街一品”相结合,鼓励和支持街镇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打造“一街一品牌、一镇一特色”,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目前,华新街的信息服务业、五里店的专业服务业、石马河的养老服务业已初步形成品牌。
此外,现代服务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紧密相连。为此,江北区坚持把两者相结合,打造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梯度培育链,建成“小样”青年创业社区等两个国家级、10个市区级众创空间,近两年培育发展联付通网络结算公司等创新型服务企业2000余家。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推动江北区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
截至2015年底,江北区各类新兴金融机构达100余家,新兴金融增加值增幅达92.7%;专业服务企业达116家,实现营业收入增长42.9%;健康养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7.9%;文化产业增加值44亿元、占GDP比重约6.4%;跨境电商方面,保税港跨境电商产业园、中境达台湾跨境电商产业园、星耀天地跨境电商产业园、绿地跨境电商产业园和优码头展示体验中心“四园一中心”,累计实现跨境交易额4.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2.87%。
“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加快形成并不断积蓄力量。”杜和平称,2016年,江北区将着力发展全牌照新型金融服务业、服务外包、专业服务业、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以寻求在现代服务业的更多突破和更大发展。(信息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