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环县鼓励农民网上卖杂粮解深山“贫境”

04.06.2015  18:38
      中新网 兰州6月3日电 (徐雪 魏建军)自家地里种的小杂粮出现在全国十多个省市的“饭桌”上,这如今在甘肃环县老一辈农民眼里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已经开了两个淘宝店的赵掌沟村农民赵陇洲忙着将一天要发的几十个包裹整理好,一旁的妻子则忙着上网和买家谈生意。

  环县位于甘肃庆阳市西北部、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是革命老区县、资源富集县、特色文化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因当地盛产荞麦、糜子、洋芋、燕麦等优质土特产,而有“中国小杂粮之乡”的美誉,但由于交通基础薄弱、市场信息闭塞,土特产长期以来“走不出去”。

  环县商务局副局长高荣介绍,当地农民种出的杂粮在以前因为没有销路,存在着贱卖、卖不上价的困境,农民生活水平也得不到改善。

  高荣说,近年来,环县引导农民通过“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进行农产品网上销售,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采取“合作社(协会)+基地+网店”模式,开辟营销新渠道,发展电子商务“特色村”。从2015年起,县财政拨付3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并协调银行贴息贷款1000万元,用于扶持规模以上的电商企业发展。此外,还投资1400万元新建了集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大楼,预计6月底投入使用。

  在新政策的鼓励下,赵陇洲的网店经营得越来越好,他还带动乡亲一起致富,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和专业的电子商务公司,建立农产品从种植、收购、加工、销售、运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合作社已吸纳社员125户,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

  为了保持粮食的“原生态”,当地还借鉴过去“老驴拉磨”的方法,推出“石磨面粉”。环县麦上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亚勋介绍,这种古老的工艺主要是低速、低温,石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26到28转,磨出的面粉用手去感觉温度很低,这样就能保存原粮里许多富有营养价值的微量元素。

   中新网 记者在一家名为“优沃达”的网上商城线下体验馆里看到,具有环县特色的杂粮、果脯的食品琳琅满目,此外还有布鞋、香包、皮影等手工艺品。负责人刘虔成说,我们一方面在网上销售特产,一方面还与环县几家大型超市合作,开展同城配送业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新鲜蔬菜等日常用品。

  截至目前,环县共新建规模以上电商企业6户,自主建设电子商务平台2个,发展网上销售企业28家、个体网店经营户150家,实现线上交易额1500多万元,日交易量保持在200单以上。(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