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踏三县”的走马:因民间故事拥有四块“国字招牌”
走马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接璧山,南临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重庆西进四川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客商和靠“走马”为生的人在走马镇落脚歇息,久而久之,各种民间故事便在走马镇流传开来。
走马镇民间故事的起源无从稽考,但走马镇兴起于明末清初,走马镇民间故事的发展应与其同步。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马镇民间故事名列其中。
非遗保护第九期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走马镇民间故事”为选题,追寻它的历史,了解它的传承故事。
走马古镇关武庙 | 杨圣
在走马古镇,有一座关武庙。每月逢八,走马镇民间故事国家级传承人刘远扬便会来到关武庙的阁楼,讲走马镇民间故事。逢五则在镇上的张大槐茶馆。
早上九点,张大槐茶馆便坐满了前来喝茶的客人,老板正拎着水壶到处给客人添茶水。“他讲他的故事,我喝我的茶,有几个人想听嘛?要不是有钱赚,也没有哪个愿意讲!”其中一位老人说到。
上午十点,已经80岁高龄的刘远扬来到茶馆。“民间故事话走马,雅俗共赏谈古今”,啪!刘远扬将手中的镇尺拍下,端起桌上的盖碗茶抿了一小口,清了清嗓,准备开始讲故事。台下的客人依旧自顾自地喝着茶。
张大槐茶馆中喝茶的老人 | 杨圣
拥有四块“国字招牌”的小镇
走马镇的古镇位于一个山岗上,山岗形似奔马,因此走马镇又名走马岗。走马镇最初是成渝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明代中叶形成集市,后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场镇。
南来北往的客商在驿站相互讲述异地的见闻,久而久之,大量的民间故事便在走马镇积淀下来,走马镇民间故事因此得名。
在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保护和发展中,走马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走马镇也因为走马镇民间故事获得了四块“国字招牌”。
“中国曲艺之乡”牌匾 | 杨圣
1992年,走马镇工农村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故事村”。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马镇民间故事名列其中。2008年,走马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201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走马镇“中国曲艺之乡”。
放眼全国,一座古镇同时拥有四块“国字招牌”的情况实属罕见。1990年,走马镇还曾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民间文学之乡”。
然而,拥有四块“国字招牌”的走马镇也没能逃脱时代发展浪潮的冲击。
孕育了众多民间故事的“中国民间故事村”——工农村被规划为经济发展对象,村里的居民几乎全部搬迁。村子里古老的土坯房拆了,上百年的古树到了,常驻此地的“故事大王”们也搬走了,“中国民间故事村”消失了。
工农村的消失是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保护和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民间故事,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传统民间故事还有些许喜爱之外,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故事基本无感。
“年轻人是传承的希望”
上午十一点左右,刘远扬讲完了今天要讲的三则故事。主持人接过刘远扬手中的话筒,提高嗓门说到:“请我们用掌声感谢刘远扬先生!”台下满座寂静,无人理会主持人的提议。对于这样的场景,刘远扬似乎已经习惯了,仍然面带微笑地和大家招呼告别。
刘远扬独自居住在一间旧病房改造的屋子里,屋子被简单地隔开,一间是卧室,一间是厨房。刘远扬的妻子早些年已经去世,孩子都在已经外出务工。“进来嘛,没关系,我去拿凳子。”
事实上,上世纪八十年代,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就已经开始。据重庆市非遗保护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八十年代,重庆市文化部门在编撰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时,采录到民间故事10915则,实际完成记录民间故事9714则,民间歌谣3000余首、谚语4000余条,歇后语、俗语等4000余条。
虽然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始得早,但走马镇民间故事依旧没能免遭时代发展浪潮的冲击。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和传承人的老去,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陷入窘境。
走马古镇一角 | 杨圣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走马镇民间故事共有两位国家级传承人,一位是刘远扬,另一位是“走马故事大王”魏显德。2009年4月,魏显德因病去世,刘远扬成了走马民间故事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此外,走马镇民间故事还有三位市级传承人,分别是朱伟、吴文和陈富其。
据刘远扬介绍,大小活动的安排和传承人的工资分配,甚至传承人收谁做徒弟都是政府部门在负责管理。“按理说我们是传承人,对于传承工作,我们就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刘远扬表示。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各级文化部门采取了出版图书,举办比赛挖掘民间故事讲唱人等一系列措施,宣传推广走马镇民间故事,培养传承人。
2013年底,《走马镇民间故事集》丛书出版面世。据了解,丛书共5册(配光盘),全套丛书共310万字,收录了1600余则走马镇民间故事,内容包括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民俗传说、生活故事等类别的故事。
“民间文化讲究的是师徒相承,师傅身口相传,如此代代延续。”刘远扬说。近年来,政府通过组织“走马民间故事讲述技艺大赛”等方式,吸收了大批青年群体加入民间故事的传承队伍,“年轻人的活力无疑是民间文艺的希望。”目前,走马镇已经组建了300多人的民间故事讲唱团队。
小小故事讲述员
走马小学一角 | 杨圣
走马小学位于走马古镇中心街区,教学楼中间三颗参天的黄葛树荫蔽了整个校园。学校的走廊里裱满了根据走马镇民间故事绘成的漫画,楼道里也张贴了走马镇民间故事的传承人及其生平简介,主教学楼的墙壁上悬挂着“让民间文化润泽学生心田”几个大字。
据走马镇民间故事市级传承人、走马小学民间文化特色办公室主任朱伟介绍,早在2000年,走马镇民间故事便被引入走马小学的教学课程中,学生使用的教材便叫《黄葛树下是我家》,仿佛在重庆,有黄葛树的地方,就有故事。
“我们就是要让走马镇民间故事在小朋友的心里扎根,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都是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承人。”朱伟老师认为,民间文学的根植应该从幼年起步。
据朱伟介绍,走马小学每周专门有一堂课给学生学习民间故事、歌谣或谚语。“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让走马镇民间故事文化在他们心中扎根,这样即使他们以后不从事讲故事,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的传统文化。”朱伟表示。
“这几年,我们小学的师生已经收集民间故事2800多个,民间歌谣2900多首,民间谚语3200多条。”朱伟从身后的书柜中找出几本《走马民间文学精选》,递给非遗保护时说到。
除了带领学生们收集走马镇民间故事,整理成书和设置课程供学生们学习民间故事之外,走马小学还成立了小小故事讲述团体。但迫于升学压力,高年级的学生都不会再上故事课,也不会再讲故事。“很多家长觉得讲故事没什么出路,我们也只能尊重家长的意愿。”
创新和保持传统的博弈
“我讲的都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不像其他传承人那样,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刘远扬坦言,虽然自己也会创作一些故事,但数量不多,“主要还是讲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的老故事”。
“每天讲的都是那些,哪个听嘛?”在茶馆喝茶的老人接受非遗保护采访时表示,故事缺乏趣味性是他们不喜欢听的主要原因。
在刘远扬看来,创新存在着使故事失去教育意义和内涵,成为仅仅可以令人发笑的言子的风险。“但是观众往往就喜欢那种笑话,偏偏觉得我这个没意思。”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故事不受观众的喜爱,这让刘远扬感到有些无奈。
“现在经常去茶馆喝茶聊天的都是本地的居民,本地人对这些故事早就‘听烦’了,外地游客太少导致走马民间故事很难走出去。”刘远扬表示,一成不变的故事也是本地居民不喜欢听的原因之一。
走马民间故事会上的老人 | 杨圣
事实上,如何平衡创新和保证传统文化的原滋原味一直困扰着走马镇民间故事等传统文学的保护和发展。
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新故事讲述的内容更多是关注当下,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因此产生的比较快,但同时消失的也会比较快,相比流传了千百年的传统民间故事而言,在人文含量方面有一定的差距,较难得到广泛传承,故事内容还需要沉淀。
在林继富看来,对民间故事的保护应该转换思路,讲故事并非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故事的唯一形式,“利用民间故事的内容对其进行新的艺术表达,从而形成其现代价值的转化,如改编成电影、动漫等,这类保护方式也应该被推行和提倡”。
朱伟老师与学习民间故事的学生 | 杨圣
“走马民间故事在当下应与现代艺术元素相融合,才能走得更远。”走马镇民间故事保有会会长刘万能表示,让民间故事走向大众,必须具备可听性和可看性。
2014年6月1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和重庆巨磊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三维系列动画《走马民间故事》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与全国观众见面。动画片《走马民间故事》每集10分钟,共104集。
动画片总导导演刘高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为了更适合儿童观看,该动画在创作过程中舍弃了鬼神传说部分,同时在讲述上也进行了不少加工,增强了贴近性。
“走马故事传承面临严重危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坐下来听书了。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相信用老故事与新媒体结合的手段,能让我们的后代理解并接受这一文化遗产。”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院长陈丹表示。
原标题:民间故事话走马,雅俗共赏谈古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