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传说(112)丨正宗回锅肉有三种,但99%的重庆人只吃过一种
水煮重庆消息,回锅肉一词,最晚出现于清末宣统年间《成都通览》一书。除了粉蒸肉、烧白、豆花少数几位,比回锅肉资格更老的川菜,基本上找不到了。
回锅肉可以说是最简单、最普及,也变化最多端的菜。阿猫阿狗,都可以上灶炒一份。所以,至少有一百个人,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他妈妈或者妈妈的妈妈,炒的回锅肉最好吃。
一扯到妈妈头上,这问题就复杂了。一场关于回锅肉的单纯学术讨论,立即上升成一个意识形态问题。所以,我一般不和人争论妈妈的手艺——很奇怪,极少有人说爸爸或者爸爸的爸爸善于炒回锅肉。很多餐馆打出“妈妈回锅肉”、“外婆回锅肉”招牌,没有一个打“爸爸回锅肉”、“爷爷回锅肉”、“外公回锅肉”,这是骂我们男人不会炒回锅肉吗?
好吧,我们不讨论永远也讨论不清楚的好吃与否的问题,所以,我们只讨论回锅肉的正宗与否。这个学术问题,和素不讲理的妈妈们无关,我觉得可以研究一下。
三种正宗回锅肉
所谓正宗,很多时候是个没有意义的伪命题,因为正宗不必然等于好吃。
但是,对于资深吃货而言,没有吃过正宗,那简直要命—— 吃过多少种正宗菜品,这代表一个吃货的资深程度和江湖地位 。在重庆,一个吃货,如果没有吃过正宗的某家辣子鸡、泉水鸡、花椒鸡、酸菜鱼……,那就是吃货中的Y货,根本没脸混迹吃货江湖。
所以,我们严肃地认为,回锅肉的正宗问题,大有研究价值。
第一种 :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要点:水煮到七、八成熟,切片,下油锅炒至吐油、起灯盏窝,,再炒香豆瓣、甜面酱,加蒜苗炒熟起锅。
第二种 :旱蒸回锅肉。过去讲究先切成“戒方”大小。戒方,是过去私塾老师必备的工具,和“惊堂木”起相同作用。这块木头,大约巴掌长、巴掌宽、半个巴掌厚。老师脾气一上来,把戒方朝桌子一拍,“啪”的一声,顿时全堂雅静。
从“戒方”这个词,就可以看出这“旱蒸回锅肉”的历史有多久远。
切好后,码盐、涂醪糟汁、加花椒,放碗里上笼蒸,蒸时,为避免蒸馏水滴入碗中,还要用牛皮纸把碗封起来。
蒸个七、八成熟,再切片。接下来的区别就更大了。
铁锅炙油——用热油把全锅里面涮一遍,再把油倒出去,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巴锅。几乎所有炒菜,按规矩都得这样走一遍。然后把切好的肉片贴在锅四周,用中火,把肉片两边烤微黄吐油,再在锅中间炒香豆瓣、甜面酱,随后加蒜苗连肉片一起翻炒,再加红酱油,最后,把蒸肉碗里面的肉汁倒入锅中,焖一下再起锅。
第三种 :旱蒸香辣回锅肉。这种回锅肉,和前面又大不同。先旱蒸,再切片。请注意,接下来,就变招了:把豆瓣、甜酱等,换成干海椒、仔姜和大葱白。油温六成热,下干海椒炸一下,然后下仔姜、葱白,炒出香味,再下肉片,炒制微黄吐油,再倒一点酱油,翻炒几下,就可起锅。
我可以保证,99%的重庆人,都没有吃过后面两种回锅肉。
那,凭什么说这三种都是正宗回锅肉?
因为,我查到早期的关于回锅肉的文字记录,这三种,都在同一时期的老菜谱里面出现过。
成都金牛宾馆老特级大师朱维新(1912——1984),是川菜第一代大师蓝光鉴的徒弟,他就擅长旱蒸回锅肉。
正宗的连山回锅肉,就是大块猪肉旱蒸,切巴掌大片,再 锅贴 后炒制。凡是没有用这一招的,都不是地道的连山回锅肉。
回锅肉秘诀
回锅肉,很像围棋,易学难精。谁都可以炒一盘,但炒得让人嘴里一亮,就不容易了。
回锅肉的肉,我们在餐馆,基本上吃的都是三线肉,这就违背回锅肉的初心了。
标准的用法,是 臀尖肉 。就是我们坐下来时,屁股和沙发最先接触的那块肉。这块肉,肥瘦间搭,肥的紧,瘦的嫩。如果是屁股经常动着的跑山土猪,那就更霸道了。
回锅肉的口感,肥的部分,不但要求肥而不腻,还要紧实脆嫩,入口有脆的感觉——这个就非常难了。瘦的部分,不能柴,要入味,又保持嫩的口感。所以,选料很重要。
在用豆瓣上,有的说要郫县豆瓣,有的说要元红豆瓣——就是平时重庆人家里自制的那种豆瓣,不像郫县豆瓣那样干怂怂的。有大师告诉我,其实呀,最好是各一半,混在一起,切细,味道更好。从味道上看,郫县豆瓣更猛烈,元红豆瓣更柔和,中和一下更好。不管哪一款豆瓣,都最好用发酵时间较长的,这样,香气更醇厚。建议回锅肉爱好者们,自己做一些豆瓣,或者互相分享一下自制豆瓣,多放几年,随用随做,这才是吃货的应有态度。
上个月,磁器口的苏大哥送我一瓶自制元红豆瓣,据说三年了。用来做了一次回锅肉,确实不一样。
有的朋友,还要用豆豉。这没有错,但是,加少量豆豉,一定要和豆瓣一起剁细,然后一起下锅炒制。加少许豆豉,可以让成品菜的口感结构更复杂而平衡,说人话,就是更好吃。
不少家里,还有用泡椒炒回锅肉。对此,我完全没有异议,绝对不投反对票——好吃就是王道。
关于著名的回锅肉灯盏窝问题。真相是:松垮垮的肥肉,不太可能爆出灯盏窝。只有臀尖肉,或者这附近的肉,由于肉质紧实,遇热收缩,灯盏窝才会自然形成。
有些朋友,选用的肉比较差,就用大量热油爆一下,似乎也有脆、紧的感觉。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秘诀:一盘好吃到你永生难忘的回锅肉,一定不是炒出来的,而是焖出来的(重庆话叫du,左边一个火字,右边一个督字。小火慢慢焖烧的意思)。
川菜第二代传人、大师朱维新的招法,就是把蒸肉的汤汁,倒进锅里焖一会儿再起锅。其实,将就炒好的回锅肉,不忙起锅,转小火,焖一分钟,味道也顿时上两个台阶。
很多人解释回锅肉的“回锅”两个字:一是指先煮一次,再下锅炒,所以叫回锅肉;二是这菜呀,第二顿最好吃。为什么?就是可以再次下锅,多炒一会儿。
豆瓣、豆豉、甜面酱,这类调料,在急火短炒下,多是附着在肉的表面,味道没有吃进去。回锅肉炒好后,再du一阵子,相当于第二顿回锅。味道被收进肉的肌理里面,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
一些馆子,卖的回锅肉很好吃,诀窍就是先炒好,等客人点单后,再舀一份回锅du一下。这样,又好吃,上菜又快。
过去,回锅肉还有一个调料,现在很少有人用了,主要是嫌麻烦。那就是红酱油。在起锅前,加以小勺红酱油焖一下,酱香味更浓郁。红酱油,制作很简单,大豆酿造的好酱油,加一点冰糖(或红糖),有的还要加三奈八角草果等少许香料,小火熬制而成。
红酱油主要用于凉拌和烧菜。回锅肉有个焖的过程,所以,加一点红酱油,也是很增色的。
回锅肉的兄弟们
一聊到回锅肉的起源,就热闹了。
有人说回锅肉的前身,是当年满族人带到四川的白肉改版而成的;有人说是部队出征前祭祀用的刀头肉;有人说是湖广填四川后,川人祭祀先人的祭品肉加工的;有人说是祭祀孔老夫子的……
鄙人认为,争那么多没用的干嘛?
回锅肉的起源,就是各种祭祀用的猪肉。祭祀结束后,这肉不能扔了吧,大家就分了分了,一人提一块回家。这肉比较大块,一顿吃不完,就先煮熟,接下来可以每天打一下牙祭。
有的人,直接切片,加各种蔬菜呀粉条呀等等,熬一锅汤,这叫连锅汤;
有的人,煮熟切片后,加各种调料凉拌,这叫凉拌白肉——如果里面有蒜泥,这就是蒜泥白肉;
有的人,拿回家熬一下油,将就这油炒这油,加上豆瓣就是豆瓣回锅肉,不用豆瓣用辣椒,就叫香辣回锅肉。由于有先熬一下油的环节,所以又叫熬锅肉。
因此,连锅汤、凉拌白肉(蒜泥白肉)和这回锅肉,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回锅肉,在川菜24味里面,属于家常味型。按照传统川菜的味型分类,基本上,只要用豆瓣、泡椒这两种,都被归入家常味。家常味,有炒、有烧、有煨焖,回锅肉,就属于先炒后焖型。
回锅肉一举成名后,各种仿品、A货一拥而上。
腊肉、香肠可以回锅;牛羊肉可以回锅;排骨也可以回锅……还有回锅藕片,里面一片肉都没有。
至于俏头,更是五花八门。本来,标准回锅肉只有蒜苗一个俏头,而且主要用蒜苗的蒜白部分。后来,油炸馒头片、锅盔片、苕皮、老盐菜头、榨菜头、大头菜,连云南饵块也跑来凑热闹,我还吃过饵块回锅肉。更不用说胡萝卜、包包白、青菜头………林林总总,都被妈妈们扔进回锅肉里面。
其实,从广义上说,凡是先煮熟,再下锅煎炒的,都是回锅肉。
按照这个逻辑,回锅肉的堂兄弟们就更多了。著名一点的,有酱爆肉和盐煎肉。
酱爆肉,不用豆瓣,只要甜面酱,肉煮得半熟即可——甚至有生爆的,那就不是回锅了。
甜面酱,加豆豉,红酱油,爆炒出来,就是微甜醇厚、酱香满口的酱爆肉。
盐煎肉,也有回锅和生爆两种。不用郫县豆瓣,最多加一点点元红豆瓣,主要用豆豉和仔姜爆炒。突出豆豉和仔姜的味道。
可以回锅的东西,其实蛮多的。毛肚、鸭肠、牛大肚、肚条、肥肠……都可以做成回锅菜,我居然有幸吃过一次 回锅肉丸子 ,用的老盐菜做俏头,味道也很有特色。
我大重庆,历来以敢于创新菜品闻名天下,这回锅菜系,是不是也可以考虑研发一下?以杨我大重庆威名?
如果什么时候,出来一家以各种回锅菜品为打门锤的特色小餐馆,在下一定登门以贺!
原标题:正宗回锅肉有三种,但99%的重庆人只吃过一种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