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畔的重庆美女用招牌凉面 征服挑剔的广东食客/图

14.08.2015  10:52

  私房菜馆里,二楼靠江的露台是杨利最喜欢待的地方。

  重庆晨报记者 曹嘉智 报道

  广州番禺洛溪新城,有一栋紧挨珠江边上、用旧仓库改造而成的普通两层小楼,厚重的老木门总是虚掩着,推开门,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这是一家名叫“米库·欢喜”的私房菜馆,二楼上有一个宽敞的露台,三面可望江。

  杨利说:“人活着总要有梦想,这里就是我存放梦想的一个地方。”她是这间私房菜馆的老板,也兼设计师,长发、爱笑、说话轻快而柔软。坐在露台上,吹着江风闭上眼,是杨利最惬意的一件事。她觉得,这样仿佛就回到了家乡,一睁眼就能望到远处的朝天门码头,望到长江边熙熙攘攘经过的货轮,听见那一声声汽笛……

   金融白领辞职开餐馆

  小时候,杨利和奶奶住在南岸报恩塔附近一座小山上,她常常坐在江边吃奶奶做的饭菜。这场景让杨利一直魂牵梦萦。

  大学她学的是经济,毕业后就到了广州,迄今已有22年。在开私房菜馆之前,杨利曾是建设银行广州分行的金融白领,后来又跳槽到某资产管理公司当上项目经理。

  2006年,杨利做了一个让家人跌破眼镜的决定:辞职下海开餐馆。同为金融业才俊的老公严俊大为不解:“金融这么高大上的工作你不干,干吗要去做伺候人的服务业呢?

  不过,在杨利看来,如果一直干金融,人生一眼就能望到终点,“我是个喜欢折腾的人,爱设计,爱做菜,干吗不闯闯呢?

   朋友众筹帮她创业

  在杨利的朋友们眼里,开餐馆是一条创新路。杨利说:“我喜欢在家请朋友吃饭,有一次从西班牙旅游回来,我就琢磨着做了次西班牙海鲜饭,结果朋友大为惊艳,说比原版的还好吃,后来每次吃饭都要点这道。”正是朋友的鼓励,让她有了开店的想法。

  不顾家人的反对,2006年,杨利出资10万元,加上10多个朋友各自“凑份子”出的20万元,在广州海珠区某小区里开了一家小小的私房菜馆,“拿现在流行的话说,叫做‘众筹’。

  这家名叫“渔·米库”的私房菜馆主做重庆土家菜,装修是伦敦时下流行的银灰色主调阁楼式装修,配以中式的雕花木门、明式的传统家具以及丝质的刺绣靠垫,透出幽幽雅意。半年后,菜馆就实现收支平衡;一年半以后就收回了全部的启动资金,开始实现每月平均20%的净利润。

  杨利骨子里的“江水情结”一直蠢蠢欲动,几年后房租合同到期,她就搬到了珠江边,投资400万用旧仓库改造出“米库·欢喜”。

  重庆凉面最受追捧

  大众点评广州版里,“米库”的价位并不低,人均消费150元,点得最多的是重庆招牌凉面,70%的食客来都会点这道菜。杨利说,自己店里都是用的最新鲜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比普通食材要高一倍,还有不少都是托妹妹从重庆空运寄来的,比如拌凉面用的面条。因为广州本地面条碱味太重,做不出重庆凉面的口感。

  “面条每个月从重庆就要运回两三千斤,腊排骨、青花椒、辣椒的用量也相当大。”“米库”的大厨是杨利的远房舅舅曾中云,他说,自己刚来时,侄女就出了道难题,要求所有菜都少放油,不放味精,同时每月还要有一道创新菜式。“我那时压力山大呀,每天晚上都在和她商量钻研,想一些新菜。”最后是杨利发挥了大量创意,把重庆菜与广州甚至国外的做法进行了混搭,创出了不少创新川菜,像红酒虾、泡椒蒸鲍鱼等,私房菜的生意越来越火。

  如今,“米库·欢喜”已无法容纳大批慕名而来的食客,她又在广州开了一家分店,名叫“阅江·米库”,这家店同样也选在了江边。

  "把私房菜开在珠江边,是我骨子里的江水情结,这里存放着我的梦想,让我一到店里,就仿佛回到了重庆的长江边。"

  人物

  杨利,女,重庆巴南人,在广州22年。2006年辞去金融白领工作下海,开创独具特色的私房菜馆,在广州一炮而红。

   对话>

  创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重庆晨报:如果用一种食材来形容自己,你觉得自己像什么?

  杨利:我觉得是芦笋,看起来很清淡,可是可塑性很强,可以清炒,也可以凉拌、冰镇,还能搭配牛肉、虾等各种肉类,这和我骨子的性格有点像,看上去很平静,其实并不安分,总想做点不一样的事。

  重庆晨报: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想创业,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杨利: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明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坚持下去。如果只是因为厌倦了现在的工作,想逃离一下工作环境而创业,那我就劝他算了吧。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