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相思岩、相思寺、相思树……于右任的北碚岁月有多“相思”

29.01.2021  22:40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监察院于1939年迁驻北碚歇马大磨滩。于右任时任监察院院长,终日与缙云山相望,他写过一首散曲,名《望缙云山》,内有 “相思岩下相思寺,相思树结相思子;相思鸟惯双双睡,相思寺自年年翠。”几乎囊括了缙云山内蕴的“相思”,但他诗中沒提到相思竹。   

绘有九峰的《缙云山图

缙云山古名巴山,雄峙于嘉陵江温汤峡西岸,层峦叠嶂、草木丰茂、风光绮丽,素有“川东小峨眉”之誉。清“巴渝十二景”中,“缙岭云霞”排名靠前,其原因亦是“缙云山九峰争秀,色赤如霞”。

香炉峰

缙云九峰按照缙云山山形、走向和日出日落的情形,从东向西分别名为: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夕照峰。峰峰迥异,各具特色。九峰中,莲花峰最高,狮子峰最秀,香炉峰最奇。

相思岩

在香炉峰下,有一座相思岩。相思岩纵横一百多米,陡壁屹立深山,峻峭而娟秀。相思岩岩的周遭,古木葱俊,幽篁成林。在岩壁底部,刻有宋代摩崖浮雕佛像多处,形制古朴;旁边还有宋代塔墓。传说宋状元冯时行在于宣和年间在寺中读书时,常流连于相思岩,写过《春日题相思寺》的诗。内内一句“相思成底事”内蕴颇多,他相思什么呢?相思的应该是相思寺、相思岩、相思鸟、相思树、相思竹。

明代学者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云:“感应录:缙云山即古相思寺也,以此山有相思岩,生相思竹,形如桃钗。又有相思鸟,羽毛绮丽,巢竹树间,食宿飞鸣,雌雄相应,笼其一,则其一随之”。曹学佺笔下的这种相思鸟羽毛美丽,雌雄相依,出则同行,卧则同窝,时刻形影不离。如果其中一只被捉入笼,另一只便会自己追随而来,围着笼子悲鸣;如一只死去,另一只则不吃不喝,日夜哀啼,直至死去。生生死死,动人心魄,所以人们称它们为相思鸟,爱情鸟。   

缙云寺古名相思寺,创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唐大中元年(847年),宣宗皇帝赐封缙云寺为相思寺。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勅改相思寺为崇胜寺。明万历二年(1574年)神宗赐缙云寺为“迦叶道场”。公元1932年,中国佛教学会会长太虚法师在寺中创办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名驰域内外。

缙云寺自古以来被誉为佛教胜地,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夜雨寄北》诗系在唐大中二年(848年),他到相思寺,追慕的核心就是相思,满山的相思树相思竹相思寺,巴山秋雨霏霏,一枝一叶关情,难怪他写的是“寄内”的爱情诗。

南方红豆杉

缙云山相思树,指的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山中很多这种奇树,石华寺有两棵树龄为3百多年的南方红豆杉;而复兴寺前那两棵南方红豆杉,树龄俱近500年。南方红豆杉冬天结果,果实结于叶间,形状椭圆,个头似红樱桃的一半,色泽红艳,仿佛像“此物最相思”的红豆。   

缙云山竹种大约有20余种,加上现在引种的已达94种。主要有楠竹、慈竹、苦竹、平竹、金竹、水竹。山中小片竹林星罗棋布,大片竹林蔚然大观,被称之为“竹海”。明人说“相思竹形如桃钗”应在其中。

原标题:北碚历史丨《缙云山写满相思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