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

11.05.2015  14:07

  一是统筹推进有力度。上下推动。在落实全市重大规划、重要民生实事时,将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利益作为重点目标。部门联动。与相关部门联合发文,明确规定对计生家庭“五优先”、将脱贫村内符合条件的计生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等。社会互动。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关心关注关爱计生家庭,营造良好氛围。

  二是物质帮扶有成效。奖励扶助先行一步。经先后6次“提标扩面”,我市农村独生子和双女家庭父母奖扶标准每人每年1080元,农村独生女家庭父母奖扶标准每人每年1560元,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特扶标准每人每年4680元,独生子女残疾家庭父母扶助标准每人每年4080元。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奖扶特扶资金31亿元,惠及216万人次。“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大力帮扶计生家庭就业、创业,并依托计生协会建立帮扶基地,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断提高计生家庭的发展能力。

  三是规范管理不走样。规范公开公示,让群众知心。分别明确市级、区县、乡镇街道和村级公开内容,广受好评。规范制度建设,让群众顺心。制定对象资格确认、个案信息登记管理、责任追究办法,推行预申报制度和及时退出机制。规范资金发放,让群众暖心。配套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划拨,通过代理机构“一卡通”划转资金到个人账户,未发生截留、挤占、挪用、抵扣等违规行为。规范监督举报,让群众放心。完善“12356”热线等多种渠道,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举报奖励等服务。聘请行风监督员队伍,督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四是全程关怀有特色。解决难点问题。出台一系列措施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如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保险优待制度,并为特殊困难家庭成员中的重度残疾人全额代缴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全额补贴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的特扶对象及子女、手术并发症人员,农村奖扶对象补贴80%;规定农村独生女在报考市属院校时,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5分以内(含5分)视为达线;对手术并发症人员实行免费治疗、定额报销等。关注精神慰藉。在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志愿者、大学生与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结对帮扶等形式,广泛开展亲情牵手和各种联谊活动,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家政服务、临终关怀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