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1到1∶9——石柱中益乡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背后的故事

13.08.2018  09:14

  八月七日,石柱中益乡华溪村,整备后土地上的桃树苗已经长出绿叶。首席记者 崔力 摄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位于武陵山区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槽”地势,位置偏远、土地贫瘠,全乡贫困发生率高达7.6%,远高于全市、全国平均水平,中益乡也因此被列为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中益乡的扶贫故事很多,8月7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走转改”采访团赴石柱采访,听扶贫干部讲了一道“数学题”,即“9∶1和1∶9”的故事。

  中益乡共有土地23261亩,然而,2017年全乡实际在耕土地只有7483亩,且主要种植“三大坨”(苞谷、土豆、红苕)等传统粮食作物,粮经比高达9∶1,每亩土地综合产出率不到1000元。

  去年9月以来,中益乡以产业振兴为发力点,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将“温饱型”粮食作物调整为“小康型”经济作物。短短一年,中益乡粮经比就从9∶1调整为1∶9。“预计今年每亩土地综合产出率将达2300元。”石柱县扶贫办副主任向海兰介绍,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质的飞跃。

  我们走进中益乡,寻找中益乡粮经作物结构比例从1∶9到9∶1背后的原因。

  故事之一:修公路

  贫困户陈益生无偿让出两亩地修路

  一进中益乡境内,感觉进了大工地,到处在修桥修路。我们第一站到的是盐井村,正好碰见村民在一片种满中药材前胡的地里除草。指着这片地,扶贫干部对我们说,去年这片地除了种苞谷就是闲置着,现在全种上了药材。盐井村红岩组村民陈益生和妻子都身有残疾,加上子女读书,这个家庭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陈益生夫妻俩虽是残疾人,但却是勤快人,夫妻俩也想通过发展产业脱贫,曾种植过烤烟、辣椒、茶树、山茱萸……但均以失败告终。

  正是因为过去的多次失败经历,陈益生对发展产业缺乏信心。去年9月,中益乡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中蜂、中药材、特色果蔬为重点的新型高效产业。当村干部上门来给陈益生算账,建议他将地里的苞谷调整为中草药前胡时,他只是摇头。

  这笔账怎么看都划算——村里引进企业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免费为农户提供前胡种子、肥料和技术,还按保底价回购。卖出的钱一半归农户,还能享受集体经济二次分红。“一亩地至少能收入1500元!”面对无动于衷的陈益生,来算账的村干部叹了口气。

  其实,大家知道陈益生担心什么。“过去,中益乡发展过40多项产业,几乎都以失败告终!”中益乡乡长谭雪峰苦笑着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失败原因很多,比如销售渠道不畅、品种水土不服、管护技术不足等,但根本原因却在于中益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农民辛苦种出的山货如果运不出去,只有烂在地里,有些东西喂猪都不行,怎么算账都没用。陈益生告诉记者,他家还喂了一匹马,主要就是搞运输,这匹马一年会给家庭增收好几千元,但也是时有时无。

  乡干部明白陈益生的顾虑,直接告诉他,村里马上要修路,这是扶贫工作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你放心,修好了路,你的山货都能卖到山外!”谭雪峰这句话打消了陈益生的顾虑。不久,他将10亩地都种上了前胡,还发展了辣椒、土鸡、山羊、生猪等特色产业。

  今年2月,问题来了:修公路要占陈益生家两亩种着前胡的土地,村干部正考虑怎么给陈益生做工作,他却主动将地里已发芽的前胡刨出来移栽,无偿将修路需要的土地给腾了出来。

  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是脱贫攻坚、乡村产业振兴的第一步。自2017年以来,中益乡共新建、改扩建对外交通公路3条,农村公路39条,桥梁10座,总里程达150公里左右,到2018年底,全乡通达率和通畅率均将达到100%。

  故事之二:“”字号企业

  华溪村第一个企业带“”了全村1200亩土地

  10万元扶贫款能为老百姓干点啥?这是我们采访第二站遇到的一个问题。

  市委办公厅副巡视员、驻中益乡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建树告诉我们,2017年9月,华溪村收到某企业捐赠的10万元扶贫款。当时村里正发展生猪产业,不少人凭经验建议:“用这钱买几十吨猪饲料,免费发给贫困户!

  但华溪村第一书记汪云友有自己的想法:华溪村户籍人口542户1466人,其中贫困户87户301人。如果按此建议办,受益人只能是贫困户,且猪饲料用完后便没了,是典型的“输血式”扶贫。何不用这10万元当启动资金,整合其他扶贫资金,带动村民入股成立公司发展产业,“”出更多钱呢?

  2017年11月,华溪村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部分村民出资共同入股的模式,注册成立了石柱县中益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当地村民都趣称这是村里第一个“”字号企业。

  “村里原有耕地3049.8亩,60%以上未得到有效利用,剩下的40%几乎全部种植着‘三大坨’。”公司成立后,汪云友首先做的,就是对过去粮经比高达9∶1的产业结构进行深度调整。

  “我们对村里1200亩可利用耕地进行了整体流转,全部发展中药材、经果、康养旅游等产业。”汪云友说,农民可获得土地租金,还可到公司务工增加收入,年底还能享受集体经济分红。

  此举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惠及了全村村民,也顺利将村里的粮经比例成功由9∶1调整为1∶9,华溪村也因此成为全市“三变”改革试点村。

  目前,中益乡7个村均已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盘活资源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攻坚要与发展广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故事之三:中华蜜蜂小镇

  宋健的“甜蜜”事业带动了141户贫困户

  在中益乡采访中,我们发现,许多地方的农房改造、外墙都是黄黄的颜色,在一片青山中显得非常干净、漂亮。县委宣传部的干部告诉我们,这是蜜蜂的颜色。因为中益乡的气候和植被非常适合养中蜂,就定位为“中华蜜蜂小镇”,并把产业发展、农房改造、乡村风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选这个颜色还是请重庆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的专家们反复调研确定的,农民很喜欢,外面的人来看了也说漂亮。

  去年,中益乡华溪村蜂农马世富的蜂蜜收入创了历史新高:40多群中蜂产蜜400多斤,全部由石柱五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度农业”)以保底价120元/斤收购。一年下来,老马仅此一项,便进账5万余元。

  中益乡的定位是“中华蜜蜂小镇”,中蜂是该乡三大重点产业之一。为此,中益乡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多项产业,都考虑到了能为中蜂提供稳定的蜜源。而主打蜂产品的五度农业正是中益乡引进的龙头企业。

  “我们在中益乡布局了13个中蜂养殖基地,建起了蜂蜜加工厂。”五度农业负责人宋健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公司还与141户贫困户签订了代养代销协议,即贫困户发展一群蜜蜂由政府补助600元、自出50元,交由五度农业代养代销,年底由五度农业按照企业70%、贫困户30%的比例进行分红。

  为了调动村民养殖中蜂的积极性,五度农业还与农户建立了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以120元/斤的保底价吸引农户养殖中蜂。仅去年,就新发展当地村民养蜂3300多群。

  那么,在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宋健的“甜蜜”事业如何挣钱呢?在坪坝村锯子溪一片地里,整齐地摆放着220个蜂箱,四周的树丛中都安装了摄像头。宋健说,这是五度农业今年新推出的认购模式。市民只需缴纳管理费和认购费,便可获得蜂箱一年的收成。这样一来,不但蜂蜜不愁销,更可借此发展观光农业延伸产业链。此外,该公司还开发了巢蜜等高端产品,仅半斤就能卖到128元。

  目前,中益乡已培育和引进25家龙头企业,对缺技术、缺劳力的农户实行“代种代管”“联养合作”,对“三无”深度贫困户实行“兜底分红”,已实现贫困户利益联结100%,其中11家与1000余农户建立了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

  故事之四:代沟

  谭启禄和儿子的两次争吵都是为了产业

  采访中,遇到一件有趣的事。

  要调整产业结构、振兴乡村,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4年前,就因为儿子要跳回农门搞产业,盐井村村民谭启禄不答应,父子俩吵得脸红脖子粗,好一阵子没说话。

  56岁的谭启禄是盐井村红岩组人,曾是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儿子谭斌大学毕业后,在邻镇的供电所就了业,家里的条件才逐渐好转。2013年底,谭斌想贷款在村里养石蛙。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儿子要借钱搞农业,谭启禄一听便怒从心起,“我刨了一辈子黄土都没刨出个名堂,你还指望土里能刨出金子来?”父子俩大吵了一架。

  但谭斌仍固执地养起了5亩石蛙,谭启禄知道后,生怕儿子还不上贷款,只好主动学技术、搞管理,帮起了儿子的忙。养殖石蛙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益乡的好山好水正好适合。2015年,谭斌第一年卖石蛙就净赚20多万元。去年,乡里又以2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让谭斌带动10户贫困户兜底分红。看着产业一天天做大,老谭干得更带劲了,彻底转变了“搞农业没出路”的思想。

  谁知正在去年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儿子为了凑县城商品房的装修款,卖了12万尾蝌蚪。这下,谭启禄不干了,他找到儿子抱怨:“产业搞得好好的,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卖蝌蚪?要是不卖,又能新发展好几亩石蛙呢!”儿子告诉他,自己按照计划将在今年扩大石蛙养殖规模,老谭这才消了气。

  去年以来,中益乡通过党建引领、真情帮扶、扎实规划等形式,不断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不少群众已由过去的“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要抓住产业振兴的“牛鼻子

  乡村要振兴,根本在产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牛鼻子”。在调整结构、振兴产业的道路上,中益乡一直在探索,正如乡长谭雪峰所说,中益乡在过去发展过40多项产业,试图改变原有的高达9∶1的粮经比。然而,中益乡仍在2017年被列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原因何在?

  “因为这些产业,几乎都以失败告终!”谭雪峰道出了失败的原因,比如销售渠道不畅、品种水土不服、管护技术不足等,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很多地方不通公路,农产品进山出山只能靠肩挑背扛或骡马运输,运费太高,农民根本赚不到钱。2017年,中益乡耕地粮经比依然维持在9∶1。

  可为何在短短一年间,中益乡就成功将粮经比从9∶1调整到了1∶9?关键在于,他们抓住了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找准了以往发展产业不成功的原因,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多头并举,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外部条件。

  发展产业,绝不能只有美好的愿望,每一项产业,都需要有与其适配的条件,比如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市场需求、销售渠道、技术保障、龙头企业和能人带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等等。

  去年以来,中益乡因地制宜,进行了充分调研,科学合理规划了以中蜂、中药材、特色果蔬为重点的山地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能人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与农民建立起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一次,中益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终于取得成功。不仅仅是中益乡,据了解,今年石柱全县粮经比也将从8∶2调整为7∶3。

  产业初步发展起来了,但这只是起步。打好特色牌,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培育出叫得响的特色农业品牌,加强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这才是让产业真正兴旺起来的重要抓手,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

  产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乡村兴。中益乡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的故事告诉我们,脱贫攻坚一定要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而发展产业、规划产业,一定要有全局意识。

  龙丹梅

编辑: 陶玉莲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