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县乡村旅游脱贫有妙招 自建品牌引进企业有成效

10.09.2015  16:41

  游客可前往鱼池镇山娇村“万家院子”感受土家生活。实习记者 徐俊贤 摄

  玉皇殿休闲农业观光园中的葡萄采摘区,等待游客来尝鲜。实习记者 徐俊贤 摄

   华龙网9月9日23时讯(实习记者 徐俊贤)乡村旅游只是去看自然风光、吃农家小菜?这已经过时啦!在重庆石柱县鱼池镇通过打造旅游品牌的方式,积极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参观,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该县下路镇则将现代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通过引进大型企业的方式,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带动农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

   积极打造旅游品牌 带动村民致富

   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石柱县鱼池镇积极打造了十里荷塘、千野草场、万家店子等品牌。

   为使十里荷塘更具观赏性,该镇先后投入51万元,对九亭三桥一长廊进行维修整治,并建设了一个旅游商品市场,1600米游步道,120个花台,种植两万余株鲜花。“我们还投资15万元左右,引入种植观赏性莲藕,就是为了吸引游客。”鱼池镇副镇长万雪峰说。

   除此之外,鱼池镇还积极利用自身文化优势,通过文化带动乡村旅游。万雪峰表示,镇政府投资约100万元,保护镇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万家院子”。这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已经成为该镇主要的旅游观光景点。

   “预计今年,鱼池镇将接待长客200人左右,短客34万人,仅门票收入就达1000万。”万雪峰表示,游客来了,还带动了其他产业,例如餐饮业、特色产品业等。

   鱼池镇山娇村的61岁老汉马培军以前在家务农,家庭年收入不过2000元,今年,他贷款搞起农家乐。“8月农家乐开张后,一个月就接待了200多位游客。”马培军乐呵呵地算起账,每个游客能带来200元左右收入,一个月下来,就有4万元进账。

   引进大型企业 解决农户就业问题

   在石柱县下路镇,真的乡村旅游,当地政府不仅建设了配套设施,出台优惠政策,还引进大型企业,进村开发旅游产业,以此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和乡村种植养殖业发展。

   “乡村旅游的关键,还是要能吸引游客。”下路镇副镇长王小军说。以重庆隆宜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玉皇殿休闲农业观光园为例,镇政府协助修建了近5200米的观光步道和若干个观光亭,公司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10000平方米的特色蔬菜和蓝莓、火龙果、草莓、葡萄、西瓜等果蔬大棚,将观光园分为生活娱乐、果蔬采摘、玉皇殿文化、油菜观光四个区域。截至目前,每个周末,观光园都能吸引100位以上游客前来游玩体验。

   据介绍,观光园为附近村民提供了58个工作岗位,人均工资2000元/月。每年暑假,还能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十几个勤工俭学岗位。周边50户农户还以观光园为依托,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乡村旅游,每户年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王小军表示,镇政府正将玉皇殿休闲农业观光园区的模式推广到全镇。目前,镇政府正与某房地产公司洽谈,计划开发位于该镇高坪村的四龙溪,项目将于年底动工。届时,将建成各类水上游乐项目,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从而推动高坪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帮助该村脱贫致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