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随礼流行手机转账 方便是方便 但人情味去哪了?

07.06.2015  11:33
   没喜糖也没喜烟,你能接受电子版“红色炸弹”吗?上周五,重庆晨报《明眼看婚姻》栏目,推出了一组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结婚请柬变化的话题报道。从重庆晨报新浪官方微博的粉丝评论来看,对这个问题,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反对声。

  不只是红色炸弹流行电子版,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如今结婚随礼也流行网络版,很多年轻人人不到,随份子通过网络送“红包”。

  不过,对这一新方式,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有人觉得方便省事,有人则觉得太敷衍,缺了人情味,有人甚至还觉得很尴尬。对此,你怎么看呢?

  “确实去不了,发个红包表示祝福,很方便

  简单省事

  80后小张从小就爱热闹,但凡有亲友邀请他参加婚礼、生日宴等,他总会尽量抽空亲自前往。实在去不了的时候,他也会请人捎带一份礼金去。不过也有失误的时候。“不止一次,我遇到过有朋友忘了这事,也没有及时告知我,事后遇到主办方,我们都觉得很尴尬。

  “今年春节后,我就改变了缺席时随礼的方式,就是直接在微信上发红包或者转账给邀请方。”小张说,前不久一同事的儿子在长寿举办婚礼,他早上9点钟出门,结果11点还堵在内环。怎么办?妻子让小张用微信转账。“我就直接用微信转了礼金给同事,并打电话表示歉意,祝他儿子新婚快乐。”结果,同事很乐意地接受了,还在微信留言表示感谢。

  最近小张都采用了这一方式,他认为这很“方便”,“有时实在脱不开身或不想去,又找不到人带礼金,给对方发个微信红包表示祝福,简单省事,何乐而不为呢?

  “感觉我好像是为了礼金,借机捞钱似的

  遭遇尴尬

  实际生活中,像小张一样在缺席时采取微信红包、转账等方式随份子的年轻人不少。重庆晨报《明眼看婚姻栏目》主持记者连日来随机采访了十多位80后,无一例外,都表示采取过这一方式。

  1989年出生的张杨说,远在江西南昌的表哥上个周末结婚,“我去不了,就在微信上转了666元过去。他很开心。

  不过,也有市民表示,接到这样的红包或转账感觉怪怪的。李女士今年3月结婚,当时她邀请了一帮中学同学,希望大家来见证她的幸福一刻。

  婚礼当天,有两位同学没有出现在婚礼现场,但她们就用微信给她转来了礼金,她犹豫片刻后,拒绝了这样的网络红包。“这种感觉怪怪的,感觉我是为了这礼金,借机捞钱似的。

  李女士的想法,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一位读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婚礼本来是一件很喜庆的事情,邀请方还是希望受邀人能够亲自前来,这是最好的祝福。“随礼本是表达情意的一种方式,如果通过网络直接转账的话,就完全失去了人情味,变得冷冰冰了。

  @重庆晨报

  微博互动

  不管红包多少,人到才最重要

  @Chenjiaochong:只要是真心的,任何形式都可以。

  @奇多Air:万一有事,叫人家帮带和微信发红包应该差不多吧。

  @苏楠芥:不管红包拿多少,人到才是最重要的!

  @浮云如沙:当然希望是人来啊,随礼真是随意了。

  @岁岁如岁:不赞同,有些东西追求简单就没了它最初的意义。

  @安菲尔德猫儿:网络发展了,行为习惯也会网络化,正常,不必纠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