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法国水师兵营里发现神秘地窖

13.04.2017  21:47

南滨路,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南岸政务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发现埋在地下的供水水窖

撬开近代铺设的青石板,地面下却露出一个神秘大洞,接到施工单位通知后,南岸区文物管理所立即向市文物局报请,聘请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法国水师兵营地下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们赶到现场后随即开始了现场考古发掘工作,这次考古是重庆首次在“国保”级地面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中开展的考古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三个彼此相通的神秘地窖逐一显现在众人面前。

今天(4月13日),南岸区召开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法国水师兵营旧址修缮及重要文物发掘的通报会。南岸区文管所所长王叶璐莎说,经过我市文物、建筑专家们的集体“会诊”,根据遗址规模及形制判断,这三个地窖应该是法国水师兵营遗址内法国人修建的自供水系统。

叶璐莎说,法国水师兵营文物主体修缮将在下月底完成,随后,这处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老建筑将重新对人们重新开放。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发现的地下供水水窖

位于兵营中心的三个神秘地窖相继现身

当你坐在法国水师兵营的老建筑里喝咖啡、用餐的时候,可曾想到在与你近在咫尺的地面之下,藏着神秘的地下地址。

如今,站在主体建筑已经基本完成修缮的法国水师兵营的院坝里,三个彼此相通的地下遗存已在考古工作者们一个多月的发掘中被全部清理而出。

三处遗址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是靠近水师兵营大门处的拱顶地窖。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3月15日,他们在平整中庭地面的过程中,土层突然塌陷,暴露出了一个大坑,“借着手电筒的光线,我们发现这个大洞的边缘上居然有竖列壁梯通向坑底。”

随即,施工人员们停止了工作,马上向南岸区文管所进行了汇报。一个从未在史料中记载的神秘建筑就此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专家们很快赶到了现场,并确认了这个大洞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工挖掘而成,随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们首次在我市“国保”文物建筑中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

经过发掘,共发现了三处地下遗址及一片房屋基址。它们全部位于法国水师兵营主体建筑围合起的院落之中。

滤池 南岸政务

滤池中沉淀后留下的鹅卵石 南岸政务

它们是法国人近百年前修建的自供水系统

在发掘现场,我们看到,三个地窖中最大的是一个拱形洞顶的地窖,这也是第一个出现在人们面前的神秘地窖。来自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这个地窖长6.9米、宽2.4米、高3.35米。而地窖的洞口,6个锈迹斑斑的壁梯是它和地面的唯一通道。

当时住在这里的法国人用这个地窖干什么呢?叶璐莎说,文物专家们经过数次现场踏勘后初步确定,这个地窖是三处地下遗址中最早修建的,它应该是和法国水师兵营主体建筑于1902年左右一起挖建完成,法国人用它来当作储藏食物和物资的储藏室。

而随后在它附近相近发现的两个神秘地窖修建时间则晚了30多年,它们建于抗战时期。

考古工作者们在其中一个类似于竖井的水池底部,发现了大量沉积的河沙和鹅卵石,在它的洞壁上,开凿了一个长方形的洞口与旁边的拱形洞顶地窖相连,这个洞口上还被安装上了铁栏。

而另一个方形的地窖里,则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叶璐莎说,专家们研究后认为,这是法国人在抗战时期修建的自供水系统,当时他们通过人力将采集来的水源注入方形的消毒池里进行消毒,消毒完成的水源经过中间竖井进行过滤,流入拱形洞顶地窖中进行汇存。

那么法国人是如何将这些水从地窖中取出使用的呢?指着拱形洞顶地窖旁一个碗口大小的圆柱形洞口用人力抽水机将水抽出使用。

储水池(地窖)

有铁梯可以下去 南岸政务

手臂粗、数十米长的神秘铁链用途成谜

除了在地底发现的三个神秘地窖之外,在此次修缮工作中,施工方还在法国水师兵营主楼的阁楼上发现了一根手臂粗、数十米长的神秘铁链,“它就像航行用的锚链,一端埋在阁楼的墙壁上,其余部分则规整地摆放在阁楼的地面之上。”

修缮过程中,施工人员曾经搬动过这根铁链,足足动用了四五个工人,一节节地挪动铁链,才将它从屋里搬了出来。

滤池中的水从这里流入储水池中 南岸政务

磉墩解剖   南岸政务

法国人当时为何要将这么重的一根铁链放置在高高的阁楼之上呢?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秘书长吴涛说,目前有两个推断:

“一个是法国人曾经用这条铁链作为修建水师兵营的吊装工具,我去观察过兵营主体建筑顶楼的大梁,粗大的大梁完全可以承担这根铁链的重量。另一种推断就是远航来到中国重庆的水兵们,将这根铁链作为了自己的崇拜物摆放在阁楼之上祈祷平安顺利。”

百余年时光过去,铁链究竟真正的用处是什么,已经不得而知。

同时,施工方还在兵营左侧一楼的第四间房屋的右侧内角落地面之下,发现了一个直径一米、厚达50厘米的石碾盘,这个石碾盘被平整地放置在房间的地板之下。水师兵营修建于1902年,据此,考古工作者们判断,石碾盘的年代要早于兵营修建的年代。

为什么会将如此大的一个石碾盘埋入房间的地面之下,如今也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

铁链的用途仍是谜

新闻多一点>>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谦泰路142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1890年,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把重庆列为通商口岸,1891年3月1日,由英国控制的重庆海关开始征税,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1894年,法国官员到重庆考察设立领馆事宜;1896年2月,法国同清政府议定,允许法国在重庆设立领事馆,同年3月26日,法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正式建立。

1902年,休斯特·南希根据远东舰队司令波特尔的命令,由法国海军军官虎尔斯特率领测量队乘法国军舰抵达重庆修建兵营。

“重庆法国水师兵营”原址为清朝北洋水师营务处,由印度支那总督杜梅尔捐款10万法郎,“奥利”号舰长休斯特·南希负责,于1902动工重新修建,1903年竣工。法国水师兵营是当时供法军舰士兵和军官居住的营房、储存食物的仓库、修理车间和物资补给站,又称为“奥当军营”,同时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担负着长江航道水上警察的任务。

1940年法国战败,新成立的维希政府得到了国民政府的承认,因其驻重庆的领事馆因遭日军轰炸,在经国民政府批准后,于1941年迁至位于南岸的“奥当军营”办公。1943年,国民政府断绝了与维希政府的外交关系,改为承认位于阿尔及尔由戴高乐领导的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奥当军营归该委员会驻重庆大使馆所有,大使馆主体仍迁回原领事巷,奥当军营保留有一个无线电联络部和两名操作人员。

建国后,法国水师兵营旧址为重庆市房管部门接收管理,曾为重庆粮油机械厂和面粉厂长期使用,最后一个使用单位是重庆粮油加工厂。2002年,由南岸区政府出面将其迁出.2003年4月,南岸区房管局、文管所与重庆裕佳集团合作,对已经凋零破败的水师兵营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后,改为商业用途,并在耳房内建立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老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图片除署名外由 甘侠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