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作为创新驱动的核心 重庆加快推进四大重点举措

21.09.2015  15:42

      “重视创新就是重视重庆的未来。我们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和关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日前,在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委组织开展的“总编台长看创新——走进高校、科研院所”主题宣传活动中,市科委主任李殿勋如是说。

  据悉,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台《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随即,市科委协同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结合“行动计划”相关内容和任务分工,加快推进了四大重点举措,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按不低于50%的比例奖励给科研人员

  “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包括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科技研发项目管理改革和科技研发平台管理改革等四项具体工作。”李殿勋称,其中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最受关注,可以极大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对此,市科委正在大力推进此项改革,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在此基础上,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按不低于50%的比例奖励给科研人员(团队),将科技成果作价份额按不低于20%的比例奖励给科研人员(团队)和重要管理人员,上不封顶。

  “目前,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已经在先行先试,今年底前,我们计划将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至少完成100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性案例。”他说。

   对接市场需求搞服务

  建立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资金链

  李殿勋介绍,对接市场搞服务,包括推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科技成果交易服务、科技金融支撑服务和科技人才保障服务。

  在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方面,我市将启动建设重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段,为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开展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在线协同创新服务和资源数据综合应用服务。

  在科技成果交易服务方面,搭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一统多分”的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培育一批科技咨询、技术评估等科技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在科技金融支撑服务方面,大力发展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建立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资金链。

  在科技人才保障服务方面,完善创新人才分类评价等体制机制,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速培育创新主体

  实施“3个1000”专项行动

  据了解,为加速培育创新主体,从今年起,我市启动实施了“3个1000”专项行动,即1000个众创空间培育专项行动、1000个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和1000个新型科技平台培育专项行动。

  其中,众创空间建设专项行动包括鼓励现有各类孵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创投基金+”等方式提升完善服务功能,改造建设一批众创空间;鼓励各类高等学校、研发机构调整自有土地、科研楼宇等存量资产的用途与功能,引入市场化机构,拓展建设一批众创空间等。

  “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众创新谷’创业大厦、YOU+国际青年创业社区等32家众创空间并投入运营。”李殿勋表示。

  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将通过发掘遴选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并组织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以及商业银行、担保机构等与之对接并开展相关服务,增强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

  新型科技平台培育专项行动则将组织企业、高校、院所自主新建、改建提升或从市外引进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和服务平台,提升我市科技平台的资源开放共享、协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先进制造、大健康、互联网“3大产业”引领工程

  据悉,按照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结合重庆产业发展实际,市科委还围绕先进制造、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启动实施了“3大产业”引领工程,对其技术创新和创业投资进行系统设计和布局,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和创业投资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其中,在先进制造方面,重点开发机器人、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无人机等产品;在大健康方面,重点开发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养老养生、休闲健身、健康管理等产品及服务;在互联网方面,重点开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导航服务、应用软件、电商平台、大数据、云平台等产品及服务。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