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团队科技攻关取得成果 北斗定位精度提高至毫米级

26.11.2015  09:10

  想知道周围有哪些美食、电影院、商场,或者出行时哪条路线更便捷?相信你会掏出手机来查看,而这都会用到定位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人们对定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012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服务,标志着我国成为第3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不过,像重庆这样山高楼多、地势起伏大的城市,往往会出现信号接收难、定位慢、精度低等问题,影响卫星导航的应用和推广。

  为此,在2014年获得市科协等8家单位批准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后,重庆市勘测院柔性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李建成等院士专家团队,开展北斗卫星地基增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并进行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已成功探索出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技术路线。”市勘测院副院长向泽君介绍,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类似于通信运营商建的基站,通过接收和处理卫星信号来提高定位精度。普通车载导航的定位精度大约是10米,借助地基增强系统之后的北斗定位精度可提高至毫米级。这为我市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已经在我市试点应用。

  实际上,这只是市勘测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以来,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取得的新突破之一。

  作为我市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但市勘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已经柔性引进了5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院士专家团队,涉及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平台等多个领域。在与院士专家团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中,解决了诸多关键技术难题。

  “如今很多导航软件都提供了全景地图的浏览方式,这其实利用的是一种称作移动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装备,可以快速获取地面实景影像和三维点云数据。”向泽君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并在国内率先将其成功产品化。他们通过与刘先林院士团队合作,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测量系统,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肯定,目前已在国内多家单位进行推广应用。

  此外,市勘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还以云计算为支撑,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建成了重庆市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云平台。该平台可以提供基础设施的安全监测、在线评估、实时预警预报等服务,并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监测单位和社会公众等提供动态监测信息,便于更好地掌握基础设施的安全状况。目前已在石门大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轨道交通3号线等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后一段时间,院士专家团队还将重点开展智慧重庆空间信息服务云计算平台开发、重庆主城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监测与评价、岩土工程信息化等重点项目的研发工作,在‘互联网+’时代,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和便利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向泽君称。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