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的车停在车库开空调 60分钟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报警

17.07.2015  11:05

重庆晨报记者 罗强 王秋思 报道 盛夏来临,在闷热的汽车内,能带来清凉的,可能只有空调了,然而,你真的了解空调吗?很多时候,身体凉爽了,可能危险正悄然靠近……

7月16日,国内某知名汽车品牌开展现场试验,解密酷暑季爱车上潜伏的隐形杀手,一起看看,使用空调不当,究竟有多危险。

不要长时间不开车窗

夏天酷热难耐,街上跑着的汽车几乎都是开着空调紧闭车窗。路上的人汗流浃背,车里的人安逸舒适。然而,专家却告诫:“车上使用空调不能任性。

车辆暴晒3小时,车内甲醛含量达到每立方米0.17mg,会引起人体不适。

资深汽车维护专家、某知名品牌售后服务技术总监余易达说,夏季由于车厢内外温差较大,很多车友一上车就喜欢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但这样做不仅耗油,还有安全隐患。

余易达说,在高低温巨大温差作用下,人体肌肉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此时,人的手脚动作会突然变得不灵活,从而影响驾驶操作。余易达建议夏季车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2-28℃之间。

余易达还告诫车友,就算车上开起空调,每隔20-30分钟还是要开一下窗,换换气。

余易达说,在密闭车厢内长时间使用空调,凉快是凉快了,但若持续时间长达两三个小时,车内氧气含量会降低,造成人头昏、胸闷,威胁驾车安全。

不要上车后立即开空调

在这上蒸下烤的季节,车友在驾车、乘车过程中,车辆空调的使用,很多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一些习惯问题。”余易达说,在这一点上,最显著的习惯就是,一上车就开空调使劲吹。

余易达提出,正确的方法是,在车辆启动后,等10分钟再开空调制冷。这个过程中,或许很多车友为省油钱,赶紧把车窗关上。

其实,这个时候,应该尽量保持4个车窗开启,使得车内空气得到充分的流通。”余易达给出的建议是,在打开空调制冷1分钟后,再关闭车窗。

不要立刻钻进被暴晒的车内

夏天,车辆总避免不了要在太阳下暴晒,经过高温炙烤的车厢内部,充斥着各种你看不见的危险。

16日的试验中,余易达找来了甲醛测量仪。

两台在烈日下暴晒了3个小时的轿车,车内甲醛含量分别达到了每立方米0.17mg和0.24mg,这个含量,成人的感觉是“有异味和不舒适感”,儿童则会出现气喘。

余易达告诫车友,高温暴晒下,车厢内的封胶、塑料、油漆等都会散发有害物质,如果立刻钻进车内,还关上车窗打开空调,无异于“吸毒”。

不要在密闭车里开空调睡觉

车辆在暴晒环境下,不能急着往车内钻,如果在车库,是不是就安全了?“其实,停在车库里的车辆,车厢内的危险系数更高。”余易达说,车库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车多尾气重。

车友在车库动车时,更应该先让车辆通风、换气,然后再进入车内。“尽可能不要在车库里呆过长时间,尤其是在开起空调的状况下。”余易达通过试验证明,在车库里,密闭的车辆打开空调并保持外循环状态,只要大约60分钟,车内一氧化碳的含量就会报警。“如果是空调内循坏状态,报警的时间会更短。

很多时候,很多车友都会在车上打起空调休息,甚至睡觉,余易达说:“这样做很危险,可能就睡过去了。

原理就是,在密闭车厢内,使用内循环空调模式,很容易造成缺氧,或一氧化碳中毒。

余易达说,一些经过改装,或是车尾被碰撞过的车辆,在开启空调时,车辆处于怠速状态,燃料没有得到充分燃烧,更容易出现缺氧、一氧化碳中毒。余易达告诫车友,无论使用外循环还是内循环,无论是否开启空调,在车内休息时间都不宜过长,确实需要在室外车内开着空调睡觉,应将车窗留一条两三指宽的缝隙。

相关链接>

试验告诉你,车内空调使用不当非常危险

2014年7月13日,海口市一辆小车内一名男子死亡,经调查,该男子在密闭的车内长时间开空调休息,导致死亡。

2013年12月24日,安徽一男子在高速路服务区休息时,打开空调在车里睡觉,结果一睡不醒。男子死因是吸入了过量的一氧化碳。

2012年7月,郑州一老人空调车内猝死。

2010年7月,河南某电视台主持人被发现死在开着空调的车里。

每到夏天,总会发生车内使用空调不当致人死亡的案例,今天,我们通过试验告诉你,车内空调使用不当真的很危险。

炎炎夏日,汽车一不留神也会中暑。水箱“开锅”、电瓶亏电……夏天行车,你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汽车,以免汽车“中暑”半路抛锚,甚至发生意外。

开车盯牢“水温表

车内仪表盘上有很多数值,最容易被市民忽略的就是水温表。然而,如果水温表到达红色警戒线,你仍未及时处理,一不小心你的水箱就会“开锅”,冒出白烟。

检查水箱,需要用湿毛巾。

水箱发生开锅,说明发动机的散热不佳,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夏季车辆负荷增加,或者长时间用车不清洗水箱内部和外部的污垢,影响水箱冷却水循环和散热造成的。”余易达说,水箱温度过高,是夏季车辆故障维修当中最频繁的问题。

余易达谈到,一些车主认为防冻液夏季用不上,可以用普通的自来水代替,其实这种做法不妥。优质防冻液接近200℃时才能被“烧开”。

切莫立即加水“退烧

水箱“开锅”,不少车主因担心水箱温度再升高,立即熄火下车加冷水。

这就好比你往烧开的高压锅上直接倒冷水一样,很危险。”余易达说,打开加水口,热水会向外喷出,造成烫伤。

在维修车间里,余易达为我们演示了如何安全降温的方法。车主应让车处于怠速状态一段时间后再熄火,同时打开引擎盖帮助散热。如果发现风扇无法正常运转,或是有水箱侧漏的情况,就可以直接打紧急救援电话。若都不是,再来检测水箱是否缺液。

此时你不能空手去打开水箱盖。”余易达告诫,市民需在水箱盖上加一块多片折叠的湿布,轻轻的将水箱盖拧开一个小缝,等水蒸气慢慢排出,再补充凉水或防冻液。

熄火前记得关空调

大多数车主习惯了不关空调或让空调随着车辆启动而自动启动。然而,汽车维修大量案例证明,这样做很容易导致电瓶罢工。

余易达解释说,夏季高温本身会加速蓄电池内部活性传导分子的流失,不关空调会导致每次汽车发动时,空调系统也会自动启动工作,直接导致车辆瞬间功率负荷过高,长久对电瓶就是一种损耗。

夏季更应提防“爆胎

夏天气温高,热胀冷缩,轮胎的压力肯定比冬天高,受热容易爆胎,所以应该往低里调。这是误区。

如果胎压过低,车辆在行驶的时候就会导致轮胎两侧大面积与地面接触,会产生揉胎问题。在轮胎温度不断升高下,反而会致使气体逐渐膨胀从而爆胎。”余易达说,其实保持厂商规定的标准胎压值范围即可。

不少人喜欢在夏季往车胎里加充一些氮气,真的有用么?余易达谈到,氮气为惰性双原子气体,热膨胀系数低,的确是不容易爆胎。但这并非必要选项。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