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动力源”又增新动力

04.06.2020  18:36

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  创新驱动发展,重庆再添重磅利好。

6月3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 战略决策咨询、科技创新、“双一流”建设、人才交流与合作、产学研协同 5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市委书记陈敏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与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一行举行座谈并见证签约。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新设高等学校备案名单,重庆理工职业学院、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健康职业学院3所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名列其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从引进知名高校资源,到新增3所高校,再到发力规划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西部(重庆)科学城。种种迹象表明, 积极抢抓机遇,加码创新的背后,是重庆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注重观大势、育新机、开新局的具体表现。

▲重庆主城。图源重庆日报/视觉重庆

外引智

两江君注意到,清华大学并不是第一次和重庆合作签约,而是重庆名副其实的“常客”,从智博会、智库支持,到科研机构落户、企业战略合作等等,其背后都有清华大学的影子。这是因为,双方有着高度战略契合、坚实合作基础。 

具体来看,本次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干货颇多。

在决策咨询方面 ,积极参与重庆重大专题研究,为重庆科学制定重大政策、规划、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在科技创新方面 ,加强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庆争取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在助力重庆“双一流”建设方面 ,加强与重庆高校合作,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在人才交流与合作方面 ,重庆将大力支持清华大学优秀人才赴渝工作、实习实践、挂职任职,清华大学通过短期培训、订单培养,为重庆培训业务骨干、管理人才和紧缺优秀人才。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 ,在智能化产业、生态环境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强合作,助力重庆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高技术产业集群。

同时,重庆两江产业集团还与清华控股、健坤投资、紫光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

▲清华大学主楼。    图源清华大学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一行来渝推动市校合作,明确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对接重庆发展需求,在人才输送、干部培训、科技合作、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清华大学是世界一流学府,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这次签约,标志着重庆招才引智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事实上,在此之前,双方的合作已经紧锣密鼓展开,而且卓有成效。

4年前,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与九龙坡、重庆理工大学携手,共同设立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2019年4月,清华大学西南智能微系统研究院落户两江新区;同月,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管委会与力合科创集团签约(注:力合科创集团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控股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截至目前,清华大学与重庆相关单位已在两江新区、南岸区、九龙坡、璧山等地进行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涉及汽车传感器与微系统、新一代智能芯片、高端传感器以及综合应用等领域,可谓是全面布局、全面开花。

除了清华大学之外,去年重庆还引进山东大学等14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7家科研院所,还引进了华为集团、华润集团、中国普天等10家企业研发机构。 截至2019年年底,重庆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达到65家,夯实了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招才引智,重庆是蛮拼的。今年年初, 重庆印发《重庆市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累计引进10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渝布局研发机构 ,助力重庆实现创新发展。

▲图源清华大学官网

内建校

5月8日,陈敏尔在调研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时强调, 要加强人才协同,加快引育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产业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作用,把就学和就业创业连接起来,培育造就一大批智能人才、技能人才。

创新驱动发展,智能人才、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综合来看,重庆新增的3所高等职业院校,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皆紧扣重庆正在深入实施的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产业等发展战略,培养相关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 位于巴南区,学校规划用地1007亩,一期建成580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6000人。

学校设有智能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卫生健康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康养研究所、社区建设研究所等二级教学和科研单位,建有软件实训中心、汽车驾驶科目二考场、物流实训中心、星级酒店等学生实习实训场所,着力打造智慧教学平台、科研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平台、创业创新平台、国际合作平台,为重庆开发开放提供高素质产业人才供给。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正式获得教育部备案挂牌成立。  图源重庆理工职业学院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位于永川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与主办,2020年计划招生1000人。

学校依托华为技术优势,打造示范性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智慧校园示范基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新工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骨干专业建设示范基地、“双师型”教师培训示范基地,定位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内设华为(永川)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围绕新技术开展应用研发与成果转化。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 是此次新增的6所健康类高职学校的其中一所,也是重庆市唯一一所以健康命名的高职院校。学校位于成渝区域性中心城市大足区,办学规模8000人。

学校面向"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专业方向,主要开办与大健康相关的专业,培养服务于大健康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设有社区康复、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医院财务管理等专业,为重庆经济建设和健康事业提供人才资源支撑。

这3所高校基本以校企合办为主,彰显以产业与市场为导向特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极强, 有利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优化人才供给,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 ,对重庆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无疑是极大的利好。

▲繁华绚烂的重庆都市风景。  苏思  摄/视觉重庆

育新机

当前,重庆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恢复性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西部(重庆)科学城等为抓手,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拓展智能化应用场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

无论观大势、育新机,还是开新局,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

显然,人才不足是重庆创新发展的一个突出短板。截至2019年年底,重庆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65所,其中有本科院校26所,39所高职专科院校,研究生在校人数为7.26万,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人数为83.49万,和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即使算上新增的3所高校,这与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所急需的智能人才、技能人才还远远不够。

▲重庆城市美丽风景线。    成翰 摄/视觉重庆

不管是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是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战略机遇,大力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作为创新的“动力源”之一,高校的角色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从与清华大学签约人才交流与合作成重点之一,以及从新增高校的名称中“理工”“智能”“健康”等关键词,可以看出重庆进一步深化校市合作、校企合作,培养更多智能人才、技能人才的深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孕育创新发展新格局的过程中,重庆要利用好引进高校和新增高校的双重有利契机,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 既重视智能人才、又重视技能人才,既注重培养本土创新人才、又大力引进“高精尖缺”领军人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为育新机和开新局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原标题:“第一动力源”又增新动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