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第三军医大学斩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

09.11.2016  18:32

11月8日,记者从第三军医大学获悉,由该校21名本科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在日前于美国波士顿进行的“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中获得金奖。

据介绍,该项比赛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的283支队伍参赛,其中不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名校。

我们参赛的项目是通过改造乳酸乳球菌,为科学家提供合成生物学优秀底盘。”三军医大代表队总负责人饶贤才教授解释,在合成生物学这门新兴学科中,一个活的生命体或者细胞就是“底盘生物”,比如大肠杆菌、酵母菌、小球藻等,以此为基础,将其它的一些“元素”加诸到这种“底盘生物”上,使之呈现出多种性能。就好比在汽车生产中,汽车的车架就是底盘,可以根据汽车底盘的性状来安装不同系统和零部件,最终打造出不同品牌的汽车。事实上,对“底盘生物”的改造主要包括两种策略:一种是使它能加载更多的东西,另一种是植入某些“元素”让其运行更加高效。后者正是他们此次参赛的基本思路。

我们选取了乳酸乳球菌为底盘生物,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益生菌。”第三军医大学代表队领队胡启文副教授介绍,由于生物学客观规律的限制,要把其他“元素”导入乳酸乳球菌基因组的效率极低,且需要逐一验证,程序非常麻烦。

在饶贤才教授等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巧妙的基因工程设计,在长达8个月“攻关”后,他们终于加工出一株通用工程菌及基因工程工具包。“这种工程菌在适当培养基上是蓝色,当其他元素成功导入后,它就会变成白色,这种差别肉眼可见,一目了然,且无任何抗生素耐药基因残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有用而高效的基因组快速整合筛选系统。”胡启文说。

为验证通用工程菌及工具包的易用性,他们为乳酸乳球菌加载了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多肽药物降钙素,在另一个设计中为乳酸乳球菌加载了一种肠道致病菌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目前,他们已经成功得到这些“强强联合”的工程菌株。下一步,他们将通过动物实验,检验它们在治疗骨质疏松及预防伤寒沙门菌感染中是否有效。

未来,可能喝下一杯基因工程酸奶或吃一块基因工程奶酪,就能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或预防传染病,让美味与健康兼得。”饶贤才说。

来源:( 《重庆日报》  2016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