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粮仓吗?长生桥就藏着一个老式粮仓群

18.01.2021  13:20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二首

从古至今,关于粮食的事都是国家和百姓心中的大事。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极度匮乏,粮油米面都要凭票购买, 粮仓就是那个年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产物。 正所谓“粮仓富,天下足”。

重庆的老粮仓建筑有多种形态。 最常见的是 以长排 式连屋为主 ,多为上个世纪50年代建造。

另一种为 桶式圆仓 ,锥形顶、圆筒身,形似传统农家的米缸,寓意五谷丰登,是典型的中国式外形的传统粮仓。

长生桥老街粮仓群作为一处 工业仓储建筑 ,在2018年被收录到重庆第二批历史建筑中。该建筑为 砖混木结构 ,入角攒尖顶,筒圆身厚实, 是上个世纪70年代典型的粮仓造型。

时光飞逝,现代化的粮食储备基地逐渐取代了老粮仓, 成为只存在于父辈一代记忆中的缩影。 残破的墙身、生锈的铁门和长满青苔的瓦片,无一不在宣告老粮仓早已退出舞台的事实。

天晴微风,阳光细洒,在粮仓外墙上形成星星点点、细碎斑驳的光影,尽显沧桑。

站在高台俯望,视野变得清晰。近处的粮仓一座紧挨着一座,三五抱团;远处的粮仓由点成线,排排相连。

圆锥形的屋顶、米白色的外墙、青灰色的砖瓦,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透过斑驳的木门朝里望,部分粮仓仍在继续“发光发热”,作储存粮食之用,只是规模和数量都远不如前。

老人们在粮仓下聚作一团,闲话家常、打牌唠嗑,享受着冬日里难得的暖阳。

传统的街边剃头匠,借着粮仓前面的空地支起了摊子。一把剪子、一把推子、两把梳子和一面镜子就可以开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来此剃头的大多是附近的熟客,几块钱就能剪一个清爽的发型,告别冬日的沉闷和臃肿。

昔日旧粮仓摇身一变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在这个由钢筋水泥构建的城市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些坐落在长生桥镇的旧粮仓群,就像一座 历史博物馆 ,静静记录着上个世纪的过往故事。

与旧粮仓几百米之隔的 长生桥老街 ,也正在上演属于它的故事。长生桥老街被誉为“粮仓博物馆”一点也不夸张。 砖木粮仓、泥巴土墙粮仓、圆形粮仓、混凝土楼房式粮仓…… 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

听闻长生桥老街即将拆迁,于是触摸妹打算赶在这之前和它制造一次美好的相遇。

青石板、灰瓦房、旧木门,你能想象到关于老街的要素这里都具备,甚至还有点不一样的。

长生桥老街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好像随便一扇门、一片瓦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街上唯一还有人气的就只剩下麻将馆。轰轰隆隆搓麻将的声音不时从屋子里传出,夹杂着嘈杂的喧嚣声,给这条寂静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热闹。

若是不想打麻将,来此处喝一杯老鹰茶也是极好的。摊子就大喇喇的搭在路中央,顶上随意搭个大棚,拥挤的小巷也不妨碍享受这份难得的惬意。

提起老街拆迁,一些老人话语间满是不舍,毕竟这里保留了太多青春记忆里的故事。

离别只是暂时,期待与你再次相逢。 

老粮仓是时代遗留下的产物,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记录者。即使在粮食储存系统较为完善的今天,这些老粮仓也不应该因为退出历史舞台而被人们所遗忘。

关于老粮仓的更多故事,期待你的讲述……

地址:南岸区长生桥镇老粮仓(轻轨6号线长生桥站下,再换乘176路公交)

原标题:长生桥藏着个老粮仓群,有点东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