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有个精准扶贫创新合作社发展的示范村

08.09.2015  16:17

  位于涪陵区马武镇石朝门村的国全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可谓是重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中的一个明星合作社。该合作社2014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新华社以“农村新土改”为题作了专题报道。其董事长何国全,更是当地老百姓眼中的脱贫致富带头能人。共青团中央授予他“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涪陵区政府评他为“十星级农户标兵”,马武镇党委、政府评其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等。2014年6月,国务院汪洋副总理到重庆调研时,何国全作为重庆市的农民代表,汇报了该合作社创业发展的情况,得到了汪洋副总理的表扬肯定。

   一、承接转户进城农户土地,   创新合作社精准帮扶新模式

  石朝门村有较好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适宜发展优质农产品。但由于交通比较闭塞,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大量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致使农户承包地闲置撂荒严重,农业生产最宝贵的生产资料土地被大量浪费。如何破解这样的矛盾呢?国全蔬菜合作社抓住契机,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 把转户进城在城里安家,闲置撂荒在农村的土地,长期外出务工和老、弱、病、残无力耕种的土地,把土地的承包权统一拆成股金入股合作社,实行保底分红,合作社再将土地转租给大户,统一经营或合作社统一经营。

   二是 合作社以统一规划,规模经营为突破口,以带动全体社员共同致富为目标,规范经营管理,加强协调引导,优化配套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合作社成员户均年增收20000元,其中,土地承包权入股红利约1100元。如石朝门村四组贫困户蔺宗书,将6亩多承包地入股合作社,老俩口受聘合作社务工,去年获得务工收入2.1万余元,入股土地分红4000多元,当年就摘掉了贫困帽子。

   三是 合作社在区扶贫办片区扶贫开发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承接转户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发展时令蔬菜、稻草洋芋、水稻制种等高效产业,走出了一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国全模式”。截止2014年,合作社土地折资入股面积已达4223亩,完成投资650万元,建成集中成片的蔬菜种植园950亩,修建蔬菜大棚35个,联栋工厂化育苗大棚1栋,硬化园区道路3.3公里,整治土地200余亩。

   四是 购买了拖拉机等大型农耕机械,实现产值715万元,增加社员收入315万元。

  此做法说明了承接转户进城农户土地,土地承包权入股合作社,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重组,不但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还增加了农户土地收益,壮大了合作社经济实力。

   二、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贫困户初现成效

  一是将社员中的贫困户,按致贫原因进行精准分类,然后“一户一策”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方案,与合作社的生产、物流、销售等对接环节,精准落实帮扶措施。

  二是对有一定管理和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合作社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交给他们每人10亩土地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并采取基本工资加提成的绩效管理方法,一对夫妇月收入可达上万元。

  三是对房屋破损严重,居住环境不便,但有一定劳动能力,自已单干又受到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而又符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条件的贫困户,合作社主动向村、镇领导报告,争取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现在,国全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中土地入股90﹪的社员实现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或在城镇购房,真正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如原林口村5社贫困户尤光伦,在42岁时才取了一名有些智障的妻子,母亲已是84岁高龄且多病,是当地贫困程度最深的贫困户,合作社针对此情况,多次上门做工作,并保证其在合作社务工收入每月不低于3000元,而又由合作社垫资8万元在石朝门村农民新村购买了120平方米的住房,彻底解决了尤光伦因贫不能搬出高山的实际困难。

  四是由合作社垫资购房,其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再从务工工资中按月扣抵房款,带来的效果是:贫困户既改善了居住条件,又有了稳定的务工收入,使其生产生活有了持续、可靠的保障。

  五是针对一些有一定能力经营,但缺少技术、缺少市场的贫困户,合作社实行免费的实地技术指导,其生产出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销售。2015年上半年合作社实地技术指导上百次,统一销售各类蔬菜85吨,销售收入120万元,比贫困户自己销售增收50余万元。

   三、发展机械农业,提升精准帮扶效益

  石朝门村的耕地地块较小,分散于山丘之间,缺乏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土地产出率低。合作社便租用了推土机将土地坡改平、小改大,连成平整的大块土地,以便机械耕作。该合作社还购置了全自动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从翻耕、播种、田间管理到农产品采收,全程实现了机械化。在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贫困农户管理绩效和土地红利。

 

 

 

  产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