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粉几分钟“变”叮当猫 孩子们惊呆了

28.05.2018  21:38

蜀绣、棕编、竹雕、毛笔制作……15个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孩子们大开眼界。5月28日,重庆市第九届“文化遗产月” 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首站来到沙坪坝区西永第一小学校,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是什么呀?棒棒糖吗?”在西永第一小学校非遗展示现场,孩子们围在面塑制作的展台前,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脑洞大开的问题。 “这是面塑,”重庆面塑手艺传承人谭先华一边捏一边向孩子们解释,面塑是由糯米粉做的,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制作而成。只见各色面团在他手中揉捏几下,一个栩栩如生的叮当猫就诞生了,让孩子们啧啧称奇。

上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蜀绣、竹雕、毛笔制作、剪纸、棕编等传统制作技艺,在学校操场一字排开,现场气氛热烈。

外形精美、栩栩如生的“非遗”手工艺品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家蜂拥而至,辗转于各展示区观看体验。

一张张翠绿的棕叶,在艺人灵巧的手中变成了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动物,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在棕编艺人现场指导下,不少孩子能够制作简单的天牛、蜘蛛、蚂蚱等小昆虫。每做完一件作品,大家都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一名初一年级男生举着自己制作的蚱蜢,“我觉得这个还挺简单的,我想挑战更有难度的。

2015年以来,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鼓励和支持传承人走进校园课堂,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有漆器、陶艺、蜀绣、剪纸、面塑、木雕、川剧、金钱板等十几个项目走进四川外国语大学、沙区莲光小学等10余所学校进行素质教育,近万名大中小学生零距离感受到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游新闻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