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四举措推动校园足球蓬勃开展

27.12.2017  01:54

   

一是抓政策引导,建立长效机制。 出台《綦江区校园足球工作意见》《綦江区校园足球梯队建设实施办法》,将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纳入全区体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集体学习、点对点指导”等形式,定期组织校园足球发展学校交流、提升。各中小学将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至少用1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高中阶段学校开设足球选修课,以此增强校园足球发展活力。  

二是抓教练队伍,提升指导能力。 多渠道配备、多形式培养校园足球专业教师和教练员,确保了每个足球特色学校至少有2名专职足球教师或指导员。鼓励有足球特长和足球爱好的其他学科教师,经过培训后兼任足球课教学。聘请优秀足球专业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担任校园足球兼职教师。每学年定期推荐教练员参加足球教练员专业培训2次,通过培训考核获得国家二级及其以上裁判证书23名。  

三是抓赛事活动,提升竞技水平。 区教委每学年投入校园足球发展专项资金120万元,成立“校园足球”办公室,启动綦江区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至今已进行7个赛季。严格按照《綦江区校园足球联赛规程》,构建初中、小学二级联赛体制,小学采用5人制,初中采用7人制,由区教委、区体育局组织实施,每年一届。目前,全区共有10所小学8所初中共29支球队参加U11、U13、U15三个年龄组的“校园足球”联赛,部分学校在组队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南州中学参加全市中学生足球赛获初中组第1名,营盘山小学参加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11组分别获得第4名、第7名,綦江中学、营盘山小学被评为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优秀学校”,推动了校园足球运动蓬勃开展。  

四是抓典型引领,带动全面普及。 以市级及其以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重点,覆盖带动其他各街镇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不断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目前,全区注册足球运动员学生达500余名,18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在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师资配备、场地建设、安全管理方面,为全区、全市校园足球改革发展创造了鲜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