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褪尽 宁厂破茧待何时

19.07.2016  21:39

如今显得破败不堪的宁厂古镇。

当年繁华的宁厂古镇。 蓝勇供图

宁厂古镇老街,如今生活气息已经很淡了。

盐厂停业后,贺言修于2003年在盐厂遗址前的后溪河畔开了一家“象鼻石夜啤”,这也是宁厂古镇上的第一家夜市。

宁厂古镇的盐泉。

宁厂古镇老街上只有少数的居民在此生活。

平锅制盐。 巫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灰白的墙、破旧的门、沉重的锁、残存的柱头……宁厂古镇盐厂遗址,就这样被隔绝。

    6月17日清晨,从巫溪县城驱车赶到此地的记者一行,被隔绝在盐厂遗址之外,只看到那些露出墙头的残缺的厂房柱子,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落寞。

    古镇里的不少老屋墙倒屋塌,仅剩下横梁立柱孤独伫立。曾经的厅堂开出了野花,石头墙上的茅草随风飘扬,墙垣上青苔蔓延。

    谁曾想,这座似已风烛残年的古镇,却是曾经的繁华之地。无论是以大宁河为主干道的200多公里盐运水道,还是多条蜿蜒盘旋于秦巴山区崇山峻岭中的秦巴古道,均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盛世繁华

    曾经利分秦楚域

    薄雾散去,后溪河畔的吊脚楼青瓦盖顶,错落有致,倒映在水面,宛若山水画。

    61岁的老盐工贺言修就在这山水画间默然静坐。作为宁厂古镇为数不多的老居民,贺言修时常望着河对岸的吊脚楼发呆,偶尔叹一声盛世不再。

    那是“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辉煌,也是“吴蜀之货,咸荟于此”“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的盛景。

    《山海经》记载:“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据历史学家考证,巫咸国的地理位置就在现在的巫溪县宁厂镇一带。其中的“葆山”应当就是流出盐泉的“宝源山”。

    盐,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古代如同现在的石油一样属战略物资,谁拥有了盐,谁就可富甲一方。”贺言修记得,老一辈盐工一直津津乐道于宁厂“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

    宁厂因坐拥盐泉,又地处渝(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在清乾隆年间,曾拥有盐灶336座,煎锅1008口,号称“万号盐烟”,全镇盐的年产量在20万担以上。彼时,来自陕西、湖北、四川等地的盐商云集,会馆林立,挥金如土。

    贺言修还记得,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宁厂依然比巫溪县城热闹。大宁河边的盐运码头,人声鼎沸,运盐的马帮绵延不绝地行走在峡谷的栈道上,盐商遗留下来的深宅大院依旧精美绝伦。在他的记忆中还依然留存着这样的画面——逆水行舟,行至大宁河浅滩处时,木船船底与鹅卵石摩擦,哗哗作响;雄浑的川江号子在峡谷中激荡,裸体的纤夫在前拉船上滩,那些充满力量与阳刚之气的身躯如同雕像一般。

    也正因为如此,地处秦巴山区腹地、交通不便的宁厂,在过去,竟是周边渝(川)陕鄂等地的交通枢纽。

    “宁厂所产之盐外运的途径主要有3条。”巫溪民间文艺与民俗文化协会会长佘平介绍,一条是大宁河200多公里的盐运水道,其连接长江航道,可通达今天的巫山、巴东、秭归、恩施等地;第二条是输卤栈道,将宁厂盐泉经大宁河沿岸的架空笕竹管道,输送至下游的大昌或巫山县城煎煮制盐;第三个途径是通过崇山峻岭中的秦巴古盐道外运,这些古盐道以宁厂为中心,向各个方向四散辐射,较为重要的大约有9条。

    这些水道和盐道,将各地的盐商、盐背子(背盐的力夫)汇聚于宁厂,于是在宁厂的盐运码头和城中形成了“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盛景。

     盐道古村

    繁华落尽容颜改

    “炭老倌哟踩煤炭,两脚不停打转转……

    或许,已经很久没有唱起这“五句子山歌”了,以至于当记者一行请83岁的陈祠乡老人来两句时,老人连清了3次嗓子,才艰难地唱了几句。

    “没唱好,没唱好,我再来一段。”在宁厂镇谭家墩社区的老屋前,打开了嗓子的老人,执拗地唱了一段又一段……

    更多的时候,老屋前的古盐道上,一整天都不会有一个人经过。老人檐下闲坐,点烟泡茶,看小狗追逐飞舞的蝶。

    一坐就是一个下午,一坐就是整个春夏。

    曾几何时,谭家墩和古盐道上的诸多村落一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曾几何时,陈祠乡孤坐的屋檐下,人声鼎沸、喧嚣繁华……

    位于宁厂古镇上游2公里处的大宁河河谷西岸的谭家墩,是宁厂出发北进的水陆盐道上第一个重要的关津和驿市。

    “由宁厂出发的盐道,过风洞寺的盐税关卡,盐道自此分路。”巫溪当地学者李勤年介绍,一路继续北上,水路经猫儿滩转运至檀木坪登岸,陆路则途经桃园子、猫儿滩、下风坝(大河)、龙泉,翻越鸡心岭入陕、鄂;另一路摆渡过河至对岸的梯子口,翻越大官山进入湖北竹山、竹溪等地,道路崎岖盘旋。

    由此,处于水陆交通要津与食盐销售口岸的谭家墩,古时人口稠密,常住人口超过1000人,过往旅客、商贩等流动人口每日数千,经济活跃,市井繁华,民谚中有“大黄墩、小黄墩,三天不离谭家墩”之说。

    在大宁河边,渡口遗迹尚存,只是拴舟的木头腐朽后被水冲走,空洞的石孔里全是青苔。河对岸,一艘当年运盐、运煤的辰驳船被遗弃在河滩上。

    其实,被遗弃的还有谭家墩。

    李勤年介绍,上世纪70年代后期,城泉(巫溪县城至白鹿区龙泉乡)公路通车,古盐道废弃,谭家墩完全失去了延续千年的盐运产业,而对岸梯子口则先后建起了电站、纸厂、铁业社、农机厂、灵巫洞旅游景点等,以前在谭家墩的学校、机关单位全部迁往交通便利的对岸,居民也纷纷迁徙,谭家墩因之逐渐衰落下来。

     古镇古韵

    破茧成蝶会有时

    山好水好却已繁华落尽,宁厂将走向何方?

    巫溪县旅游局副局长李红军介绍,早在1988年,宁厂就被巫溪县政府确定为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名镇。2002年,宁厂成为重庆市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它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在全国旅游产业烽火连天的角逐中,这个大山峡谷深处的古镇,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资金缺乏,文化旅游起步较晚,开发严重不足。

    宁厂镇盐泉社区主任吴忠平告诉记者,古镇常年仅有3家店可以提供小吃和副食,只有夏季才有15家左右的夜市。每年国庆期间,每天来宁厂的游客有2000多人,但基本都是过境游,并没能为古镇带来真正的实惠。

    2000年左右,宁厂古镇的开发就已经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然而,对于地处秦巴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来说,由于资金短缺,古建筑总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古镇保护起来都很难,旅游开发也只能一拖再拖。

    从小在宁厂长大的佘平,对于宁厂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投入了莫大的热情。他认为,宁厂古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的古老、稀有,其悠久深厚的盐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底蕴,正是吸引游客的核心价值。这里生态系统保存完整,应从文化入手,进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给旅游注入文化元素。

    佘平建议,可以设立“绞篊节”,作为一个旅游项目以纪念以前的“绞篊飞渡”,同时也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由于古盐泉在山崖一侧,地势不够用,因此在河对岸建了部分盐灶。以前,后溪河南岸的盐灶,须由力夫担卤乘渡而过,成本较高。到了宋朝,盐官孔嗣宗想出个办法:用竹篾编成碗口粗的篾藤,架于南北两岸高处作牵引缆绳,称为“绞篊飞渡”,再将首尾相连的笕竹,呈一定斜度牢牢悬挂在绞篊上引卤。

    “宁厂的每一块砖瓦,每一个角落都有着盐业的历史印记。”顶着炙热的阳光,贺言修眯着眼睛透过盐厂遗址的木门缝隙向里张望着,“要看特色,还是要恢复一两个灶坊,盐工们四方围腰一系,让游客们亲眼看到盐卤如何变成盐。生产的食盐既可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还可用于腌制咸菜、腊肉等特色食品销售。

    灰白的墙,破旧的门,沉重的锁。当记者一行离开宁厂古镇时,盐厂遗址依旧被隔绝,只有盐厂那残缺的柱子,在阳光下默默地等待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谢智强摄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