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崖柏长青大巴山

06.12.2015  17:42

      上图:深秋时节,五彩的秋叶在大巴山上蔓延开来。远眺群山,云雾缭绕的大山中仿佛出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墨画。本报记者 吴陆牧摄
      上图:生长在悬崖上的野生崖柏。本报记者 吴陆牧摄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巴山南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和优先重点保护区域。《经济日报》记者从重庆最北端的城口县县城出发,驱车往东行驶50多公里后,便进入保护区的范围。深秋时节,大巴山上层林尽染、彩叶缤纷。从高处远眺,茫茫林海和高山草甸镶嵌交织,绵绵群山与喀斯特地貌相映成趣。
      物种宝库孕育千年树王
      进山路上,大巴山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世强一边走一边为记者介绍:“这是巴山松,属于松科植物,是常绿的乔木;这是串果藤,具有药用价值……”大巴山保护区总面积13.6万公顷,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生物资源基因库”,保护对象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景观和典型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城口县明中乡金池村海拔1200米的山坡上,记者见到了当地人所称的“千年银杏树王”,树干通直,树冠饱满,枝叶浓密。“这棵银杏树的树龄约有1000多年,胸径3.2米,要八九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将它环抱。”张世强说,为保护这株古树,城口县政府已对其实施挂牌保护,每年邀请专家对其进行体检,保证其健康生长。
      到目前为止,大巴山保护区已发现4棵千年植物:杜鹃、崖柏、银杏和红豆杉。保护区内共有高等维管植物3000多种,其中,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珙桐、光叶珙桐、水杉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9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00余种药用植物。曾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灭绝的柏科植物——崖柏在这里重新被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
      大巴山保护区之所以能孕育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其地理位置是紧密相关的。张世强说,在植物地理上,保护区处在华中植物区系的核心区,也是我国华东、日本植物区系西行,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东衍,华南植物区系北上与华北的温带植物区系南下的交汇场所,其植物资源具有起源古老、种类丰富、孑遗植物多和特有种属多的特点。
      保护区内复杂的地形地貌、优越的自然环境、众多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链,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目前,大巴山保护区内已查明野生动物1278种。其中包括豹、云豹、林麝、东方白鹳、金雕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猫、黑熊、红腹锦鸡、鸳鸯等3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拯救“消失”的崖柏
      在大巴山保护区3571种野生植物里,最常被提及也最弥足珍贵的,无疑就是崖柏。崖柏起源于恐龙时代,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这个物种仅有少量植株生长在大巴山保护区南部的城口县咸宜镇和明中乡境内,属于世界级极危物种。
      想看到野生崖柏并非易事。11月18日,记者在大巴山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卢伟的带领下,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崖柏原生地、海拔1400多米的城口县咸宜镇明月村。崖柏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在陡峭的山坡上攀爬了30多分钟后,记者终于在一处宽仅50厘米左右的悬崖顶端,看到了远处悬崖上一株树形苍劲、颜色深绿的崖柏。由于悬崖上土壤贫瘠,这株树龄几百年的野生崖柏看上去也仅高5米左右。
      崖柏曾经“消失”了近100年。“1891年,法国传教士鲍尔法吉斯在城口咸宜镇的石灰岩山地首次采获崖柏的标本,将其收藏于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卢伟说,此后的近百年时间里,虽然多次有人到城口寻找崖柏,但均未能发现其踪迹。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受威胁植物红色名录中,将崖柏列为中国已经灭绝的3种植物之一。
      我国专家对此持怀疑态度。1999年,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来到城口县,在崖柏的原产地进行了半年的搜寻调查,终于发现了“消失”的崖柏野生居群,并采集到了带果球的标本。经过考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组将崖柏评估为世界级极危物种。
      为了让崖柏摆脱濒危状态,大巴山保护区管理局在林科院等单位协助下开展大量工作,拯救、保护和繁育崖柏,他们一方面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崖柏就地保护,另一方面开展崖柏的种子繁殖和扦插繁育试验,并于2013年获得了重庆市林业局组织审查认定的“崖柏扦插繁育技术研究”林业科技成果。
      在咸宜镇明月村的崖柏繁育基地,正忙着观察记录育苗长势的管理员张世超告诉记者,这个基地采用国内领先的“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实施容器扦插育苗,已经培育出近20万株崖柏种苗。“去年以来,先后有16万株崖柏种苗成功用于造林,保护区内的崖柏种群数量正在逐步扩大。”张世超说。
      大巴山保护管理局还建立了25个崖柏固定样地监测站和径流监测场,定期收集监测数据,为崖柏的生长和繁育提供可靠科学依据。“大家全身心投入,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让卢伟记忆犹新的是,2007年冬天,为了建设崖柏径流监测站,全局上下7个人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在龙门溪里整整待了1个月时间,自己动手修建了一个监测站管理房。今年2月初,保护区管理局一班人吃住在咸宜镇明月村,调运新育出的崖柏苗进山造林,负责对造林户进行造林技术指导,历时1个多月,成功实施崖柏造林600余亩。
      森林人家蜂蜜飘香
      大巴山保护区处在长江中游,区域内的任河和前河两条主要河流分别注入汉江和嘉陵江,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维护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生态资源的保护是第一位的。”张世强说,近年来,保护区不断加大保护能力建设,不仅修建了管护站、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生动物监测站等基础设施,还与欧盟驻重庆项目办合作在城口县东安镇和河鱼乡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工作,出台了生物多样性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有效维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安全。
      大巴山保护区涉及城口县13个乡镇58个行政村,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群众合理利用资源,增加经济收入,是城口县一直在探索的重点。结合实际,城口县发展起了蜜蜂养殖业。“蜜蜂养殖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解决村民生计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张世强说,一来蜜蜂可以促进农作物和野生植物增产,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食物来源;二来蜂蜜用途广泛,市场行情看好,可以帮助村民增收。
      城口县东安乡兴隆村村支书高国春告诉记者,他家养殖了45箱蜜蜂,今年的蜂蜜产量大约有2000斤,为他带来了近7万元的收入。现在,兴隆村养蜂100箱以上的大户有50多户,年产蜂蜜近20吨,由于蜂蜜品质好,常常供不应求。
      城口县还立足自然资源优势,鼓励保护区的村民发展以“大巴山森林人家”为核心的乡村生态旅游。如今,城口县的“大巴山森林人家”已经超过900户,带动4000多人就业,为城口生态旅游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增长起到了强力推进作用。

      链接:http://paper.ce.cn/jjrb/html/2015-12/01/content_284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