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大数据智能化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27.08.2019  08:41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接受新华网采访。新华网 李相博 摄

    新华网重庆8月26日电(陶玉莲)当科技与文物融合,古老与现代交辉,会碰撞呈现出怎样的火花?参观“国宝级”的展品不用再排队数小时、观看几分钟;文物修复碰到棘手的问题,可以在“千里之外”实时问诊,专家在线答疑……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文物资源可以真正地“”起来。

    博物馆藏品的利用不仅仅是对外展示

    我国文物资源丰富。当前社会上流传一种观点,博物馆很多文物尚未展出,“养在深闺人未识”,文物利用率低。“博物馆文物利用率低,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观点”。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博物馆是收藏、研究、教育、展示历史文化的机构,展示只是文物利用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文物还服务于教育、科学研究、群众生活等方方面面。如现在很多文物进了课堂、进了社区,一些文化元素、文创产品和服务,正在融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可以说,文物利用的方式是多样化、多角度、多层次的,而不是单一的展示利用。

    据介绍,在出土的中国古代铜镜中,有一种表面漆黑发亮、具有光滑晶莹的玉质感,这种铜镜被称为“黑漆古”,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罗静表示,有的科学家认为,如若研究清楚了“黑漆古”的形成原理,对解决某些特定废料存储等科学难题,会有较大帮助。罗静表示,“有的文物从展出的角度来说可能不适合展出,但是在研究的角度能做出很大的贡献。将来国家文物局将进一步创新思路,不断拓展文物利用途径,更好挖掘、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发挥文物理解过去、服务当下、启迪未来的重要作用。

    “智慧博物馆”能在有限空间向观众讲述无限知识

    据了解,今年“5.18博物馆日”,湖南省博物馆策划展出的“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遴选出30件(套)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具有标杆性的文物作为物证,简单明了地勾勒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展览将每一件展出文物置于立体的时空当中,从展品的材质造型、社会功用、艺术演变脉络、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解读。罗静介绍,过去博物馆作为一个实体来说空间永远是有限的,但是现在怎样通过技术手段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呈现给观众,是我们一直尝试的方向。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到来,智慧博物馆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罗静认为,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关键是将新技术新应用与博物馆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三大核心功能。

    此次智博会的“智慧博物馆”展区设置了观众识别系统,观众进入展区后能判断其年龄段,并根据逗留情况、观看时的表情判断其对文物的喜好,根据这些收集到的数据,博物馆方也能更好地服务观众。今后智能化的博物馆,甚至观众参观时都不需要排队,“比如大家在观看展出时,可能排了几小时的队,就能看那么一会儿。但是以后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可以精准地告诉每位观众:请你几点几分到,就不用去排队,还可以把参观的线路做出更精准的规划。”罗静表示。

    5G与相关技术的结合将给文物保护带来更多新的可能

    文物保护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文物的“抢救性保护”是文物工作者最棘手也最无奈的难题。罗静表示,“任何抢救性保护其实就是对于本体的主动性干预,无论是物理的方法,化学的方法,如果你主动干预,就有一部分信息可能会消失,而修复者也会附加一些新的信息上去。这时就需要对文物作更加全面认识:哪一部分是不能缺失的,对修复者的要求会非常高。

    如果预防性保护做得好,就可以延缓文物病害的发生,也就给文物工作者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据了解,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已经开始启动了预防性保护的项目。比如青铜器的存放条件之一是:湿度不能超过35%,博物馆可以通过湿度调节来防止其发生病害。在5G时代,这样的工作会更加便捷,比如展厅的检测数据能实时交互,如果某个展厅出现异常,保护部的主任甚至在出差时都能马上得到消息,立即进行处理。

    文物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在文物出现损毁可能的危险情况下,对文物开展抢救保护,是文物工作的首要目标。罗静表示,“预防性保护工作并不是对抢救保护的一个颠覆,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同时,5G与相关技术的结合,也必将给文物保护提供更多新途径,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编辑: 李海岚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