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妹儿为老人做临终关怀:临终前他们更愿回忆小美好

24.03.2017  15:05

3月23日,重庆第一社会福利院社工周灿陪伴病床上的彭爷爷探讨老人的诗作

生命不由得人做主,人生却可以自己选择。

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安详的离开,是生命最完美的落幕。于是,临终关怀应运而生。

重庆首届巴渝社会工作宣传周期间,我们走进了位于巴南苦竹坝子的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打探其由社工介入的“临终关怀”项目。

国家级养老岛内 拥有重庆首座临终关怀楼

这个福利院,被人们称为重庆的“养老岛”。

实际上,苦竹坝并无岛,叫“养老岛”只是一种形象的称呼,因为它的四周被花溪河河水环绕,固有“岛”一说。

早在1942年,养老岛就存在了。如今,它是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公办性质,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级养老示范机构。

这座养老岛的环境非常好,一座座江南民居风格的养老公寓临溪而建。这里除了拥有2000张床位之外,还有一家二级医院,叫福康医院,也是一家专门针对老年疾病的医疗机构。

这里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修建了重庆第一座临终关怀楼。所谓临终关怀,就是在老人离世前,让他们以正常的心态、温馨的环境、悉心的照顾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要“死而无憾”。

90后妹妹,专门给老人做临终关怀

目前院内的临终关怀项目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两位90后大学生和上百名志愿者队伍组成。毕业于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周灿就是其中一人。去年大学毕业后,她到了第一社会福利院当专职社工。

社工和志愿者义工不同,是一种新兴的职业。从事这个职业之前,周灿在西南大学进行了为期4年的理论+实践培训。“发达国家有70%~80%的老人享受到了临终关怀,我们的老人却只有1%享受到。由专业的社工介入的临终关怀,更是少之又少。”

周灿说,院内的临终关怀对象,就是一些患重大疾病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比如说癌症患者。开展工作快1年了,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着即将离世的老人节们离开,“而且是让老人家们更有尊严地离开!”

临终前不愿谈懊悔之事 更愿回忆美好

有什么事情,会让你到临终前后悔不已?如果早点意识到,也许可以换个活法、换种人生。曾经有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在亲眼目睹、亲耳听到1000例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下了《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其中,“没有注意身体健康”、“没能谈一场永存记忆的恋爱”、“没有留下自己生存过的证据”等,都成为了人们的“人生至悔”。

回到现实中,又是怎样一种概念呢?实际上,相比谈及临终遗憾,老人家们更愿意回顾过去重要的人生节点。“美好的过去,人生最精彩的瞬间,都是老人家们更愿意谈及的。”周灿说,临终关怀项目除了正常的医疗养老护理之外,还有一个流程叫“往事回顾”,专业说法叫“往事缅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简史。周灿记得,有一位爷爷曾经是个文艺工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尽头已经不能说话,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不过,一旦有音乐响起,老人家的面部会有表情变化。“我们就经常用手机给他放一些轻音乐。”

还有一位老人家,最近这些年经历的事情几乎上记不得了。不过年轻时候的往事,包括家庭组建、工作晋升,获得的奖项都能清楚地记得,“我们就和他们一起追忆这些美好的回忆。”

这一年,她送走了百位老人家

同样,老人家们在生命的尽头,愿望同样也很简单。有的老人家的愿望,是想和家人过一个生日,有的是想让社工给他们读一首小诗,听一下新闻,在院内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有的甚至只是想喝果汁。

当然,陪老人走完人生最后里程的,不只周灿一人,还有老人家们的家人,亲友以及院内的老人和工作人员。“我们社工要干的,就是搭建各种关系的桥梁。”

这一年,在周灿的专业介入下,百位老人在福利院里完成了人生的最后旅途,安详地离开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任明勇 摄影 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