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带路 寻找未曾消失的老街与风景

14.11.2015  07:58

前不久,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故城》,受到读者追捧。上下两本厚重的画册中,收录了本土摄影家戴前锋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历经20余年拍摄的10万张作品中精选的1000张老照片,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当年渝中、江北、南岸、沙坪坝等城市老街区的格局与风貌。

如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变迁,老照片里的许多景象都已经消失,《故城》中的画面,也被许多网友一并归为“消失的风景”。近日,重庆晨报记者特别从《故城》中选取了沙坪坝、渝中与南岸的3个典型场景,通过现场比对,再现记忆与现实中的真实细节,并带领大家寻访主城的老街区,那些未曾消失的风景。

沙坪坝·磁器口

【场景比对】

高石坎老照片

高石坎近照

在《故城》中,与磁器口有关的画面就有好几张。而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磁器口正街的高石坎——拾级而上的石梯坎与依山而建的穿斗结构板壁房,既是磁器口古镇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11月9日,记者来到磁器口高石坎,从戴前锋当年拍摄的角度看过去,老街的格局基本没变,只有靠右边的一排二层楼的民居(老照片中小姑娘洗衣处)在整修,彩条布包裹的脚手架兀自而立。据磁器口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该民居因年久失修已经出现了安全隐患,所以按照修旧如旧的办法来维修,“绝不会影响街区的原始风貌。

记者沿石梯一直走到坡顶,并认真观察了石梯的结构——贯通上下的石梯共有85级与8个台阶。与台阶对接的,是一些小门面,主要有画廊、工艺品店、书吧、小酒吧以及出售重庆特产的小店。虽然是周一,小街上依然人头攒动。石梯中段磁正街170号“游江闲画”的主人、漫画家游江先生告诉记者,他2008年来此开店的时候,高石坎一带还比较清静,“就跟戴老师照片里差不多。”近年来,随着磁器口古镇旅游的升温,特别是轨道1号线的开通,小街成为进出轨道站的主要通道,原本清静的小街也热闹了起来,店面的租金上涨了许多。

热闹归热闹,但作为古镇的标志性景观,高石坎还是基本保留了古镇的风貌与调性,游客不但能够在这里体验重庆山地民居的地理风貌,也可以在此体验到老重庆的诸多生活细节。比如老照片中161号的理发店,现在是一家经营古玩杂件的旧货铺;而与之相邻的162号,除经营一些老旧的工艺品外,主业是出售老的小人书,江姓老板说,“我卖的都是回忆。

在整个高石坎街区,人气最旺的恐怕要数位于磁正街169号的“鑫记杂货店”了,这里是小说《红岩》中“华子良”原型韩子栋的“脱险处”,门口的“华子良”塑像本来就是游客合影率极高的“明星”。前不久,古镇管委会将原“鑫记杂货店”进行了扩建,并将位于金蓉门的“韩子栋陈列室”展品整体搬迁至此处。记者在现场看到,“鑫记杂货店”不但恢复了当年沙磁区地下党“接头点”的真实场景,展示了韩子栋的生平经历与脱险过程,还通过电视屏幕循环播放与《红岩》有关的影视资料。

【相关街区】

收入《故城》里的沙坪坝老照片不算太多,但磁器口的占比不小。除高石坎外,老照片里的磁器口横街也完全保留了当年的风貌,只是以酒吧与工艺品店为主的新业态使其更加热闹。在沙坪坝,老照片中的重庆大学老校区的老建筑、林园的抗战名人旧居群、南开中学津南村当年的教工宿舍,都完整地保留了当年的风貌。

渝中区·仁爱堂

【场景比对】

仁爱堂老照片

仁爱堂近照

10日上午,记者从领事巷的尽头进入山城巷,就看到了戴老师镜头中的画面,仁爱堂修道院的老塔楼。

从一个上方残留着“四川省重庆市中医学校门诊部”的门洞进入一片废墟,老照片“仁爱堂修道院”画面映入眼帘。从老照片下方堆码整齐的废砖头推测,拍摄的时间应该是塔楼旁边的附属建筑刚刚拆除不久时。而如今,塔楼的格局与老照片基本相同,只是空地上长出的树木与荒草已将其掩盖,平添了几分荒凉的美感。个人认为,山城巷是重庆主城目前保留最完整,最能反映山城民居特色的老街区。除了收入《故城》的,还有各具特色的吊脚楼、老朝门、小洋楼、石库门建筑等。

【相关街区】

故城》中与渝中区有关的老照片最多,但许多地方都只剩下一些“文物点”了,记者寻访发现,除山城巷外,如今基本保存完好的有:通远门、金汤街、领事巷、鼓楼巷片区,湖广会馆、东水门片区,嘉陵新村片区周边片区,归元寺、望龙门、白象街片区,枣子岚垭马鞍山片区,中山四路片区,枇杷山小巷等。

南岸区·董家桥

【场景比对】

董家桥老照片

董家桥近照

11日下午,记者站在戴老师当年拍摄的场景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画册的图说为,“董家桥42号老宅:当地故老称原为商人熊志诚宅院。”如今,除42号前的老房子被拆除外,这里的一切都保留了原样,画面中间42号老宅的大门和右边居民的铁栅门更是一如当年。

【相关街区】

在南岸,进入《故城》且基本保存完好的老街区,还有龙门浩、黄桷垭老街、玄坛庙片区、黄山铁路疗养院等。

本报记者 李炼 摄影报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