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让老百姓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12.11.2017  09:06

  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创业。(市就业局供图)  

  11月11日,沙坪坝区大学城的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大学生正在观看招聘信息。通讯员 赵杰昌 摄  

  核心提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如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重庆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完善政策体系 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

  去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方案的通知》,从放宽市场准入、缓解融资困难、优化创业服务等方面,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在就业方面,截至去年底,全市城乡从业人员由2012年的1633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1717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年均69.5万人,2016年达到72万人,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就业规模及结构持续扩大和优化。

  而在创业方面,全市每年新增创业30万人左右,2016年达到35.6万人,年均增长6.9%,培育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创业载体800余家,直接扶持19.9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3.6万人。

  由此可见,我市就业规模及结构持续扩大和优化,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市就业局局长李为民表示。

   全力保障青年、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先后出台100余项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政策。高校毕业生人数在年均增长1万人,2016年达到20.7万人的情况下,就业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10.3万人,基本实现“应转尽转”,其中市内就业438.9万人。5.8万名去产能企业职工和18.1万名农村建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

  “十九大报告提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这表明未来我市就业工作要突出青年和农民工这两个重点就业群体。”李为民表示。

  “首先,我们将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李为民说,未来一个时期,将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落实好实名制登记和定制服务,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和应征入伍,按规定落实学费补偿、就业补贴、创业补助等政策。

  针对农民工群体,将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农民工流动就业监测体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同时,多渠道安置去产能分流职工,开发公益性岗位,对确实难以通过市场化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实行就业援助和兜底帮扶,稳步推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

  据市人力社保局农村劳务开发处处长张德祥介绍,目前,全市有包括开州、黔江、永川、合川、江津、垫江、綦江在内的7个国家级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区县。今后,围绕这7个试点区县,还会有进一步的资金支持,为农民工创造更好的创业条件。

  据了解,我市还将打造“一基地三园区”的创业生态圈,即一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一个大学生创业园区,一个农民工创业园区,一个留学生创业园区。“针对不同的创业群体,我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支持各种类型的创业者实现多元化创业。”李为民说。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未来一个时期,全市就业工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就业扩面提质互动共进,提高人民群众就业质量。

  “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树立‘保增长’就是‘保就业’理念,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李为民说,为对标对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市将根据人才类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智能高新产业的同时,也将注重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通过政策支持,确保每年小微企业吸纳新增就业人数占比保持在70%以上。

  为切实提高就业质量,我市还将积极探索和创新监管方式,推动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发展,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用工和社保等制度,让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实现多元化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对此,市人力社保局将加强“互联网+就业”,建立人力资源和企业用工两大数据库,建设“智慧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公共就业创业网上办事大厅,实行就业创业政策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李幸、周尤,通讯员何轩采写)

编辑: 李海岚
重庆市多管齐下农民工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富余劳动力应转尽转。截至11月末,全市已转移就业农民工820万人,占农业富余劳动力95%以上。二是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年均开展政府资助类培训30万人次以上,培育打造石龙技工、开州餐厨、黔龙海运等24个国家级、49个市级劳务品牌,农民工转移就业逐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三是返乡创业增长迅速。截至11月底,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53万人,占市外就业农民工的14%;返乡创办经济实体39.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