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 整体联动我市扶贫攻坚实现良好开局

09.10.2015  14:39

  我市启动扶贫攻坚三个月以来,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围绕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总要求,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把握时间节点,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实现了扶贫攻坚良好开局。

  一、坚持在统一认识上下功夫,迅速汇集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一是迅速传达学习。 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会后,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水利局、市审计局、市民宗委、市工商局、市统计局、市林业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人行重庆营管部、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等单位及时通过党组会、办公会传达会议精神;万州、涪陵、巫山、酉阳等区县第一时间召开扶贫攻坚工作大会,黔江、南川、城口、丰都、武隆、开县、云阳、奉节、巫溪、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迅速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和政府常务会,江津、北碚、荣昌、渝北、梁平、万盛经开区等非重点区县采取多种形式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扶贫攻坚工作。 二是迅速形成共识 。各级各部门始终将扶贫攻坚放在与党中央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放在履行党的宗旨、密切党同群众血肉联系,放在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形成将扶贫攻坚作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短板”、“底线工作”的基本共识;形成将扶贫攻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三农”工作“三个大局”中去谋划推动的基本理念;形成将扶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集中力量、精准综合施策、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中心和重点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狠抓落实。 三是迅速营造氛围 。各级各部门加强宣传动员,点面结合,大力推进。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办《重庆扶贫专报》,累计印发26期,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区县交流搭建平台。全市在中央和市级媒体上开展各类宣传报道近500篇(次),其中,中央媒体近40篇(次),国家机关转发我市攻坚工作简报5篇。万州、黔江、长寿、梁平、涪陵、潼南、铜梁、武隆、开县、巫山、巫溪、酉阳、永川、荣昌、大足、南川、合川、彭水等区县深化运用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各种形式开展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扶贫攻坚宣传。

  二、坚持在制度设计上下功夫,迅速构建完善扶贫攻坚的政策体系

   一是政策制订实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15〕19号)文件后,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细化梳理出42项、91个工作任务,逐项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教委、市农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国资委、市扶贫办等部门研究制定13个配套政策,形成全市“1+1+13”扶贫攻坚政策体系。市纪委出台《关于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的通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市委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贫困村全覆盖纳入后进整顿、全覆盖派驻工作队、全覆盖抓好结对帮扶、全覆盖落实抓乡强村、全覆盖抓实扶贫考核;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交委、市城乡建委、市商委、市旅游局、市水利局、市供销总社、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文化委、市移民局、市金融办、市工商联等单位围绕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出台细化方案,狠抓政策落实。 二是脱贫方案实。 万州、黔江、涪陵、彭水、垫江、梁平、万盛经开区等区县主要领导带队,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实地调研,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酉阳、巫溪、石柱、秀山、武隆等区县“量身定做”贫困村脱贫方案,书记区县长逐一“过堂把关”;南川、潼南、巫山、城口、大足、綦江、永川、合川、渝北、铜梁等区县认真制定“1+N”工作细化方案,确保扶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三是工作机制实。 万州、云阳、城口、垫江、涪陵、渝北、大足、开县、江津等区县建立区县部门、乡镇和贫困村三级工作联动机制和“三位一体”责任体系;荣昌区按“三个坚持、三个不搞、四个不准”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户施策;彭水、酉阳、石柱、梁平、巫山、长寿、綦江、璧山等区县以项目为牵引,深入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丰都县建立“五个一”督查工作机制,确保扶贫攻坚一抓到底。

  三、坚持在分类指导上下功夫,迅速深化落实扶贫攻坚的具体举措

   一是党政主导抓落实。 各区县迅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工作责任制,区县委书记或区县长亲自担任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聚焦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要求,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政策落地。万州、黔江、奉节、彭水等区县及时为扶贫部门增加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充实扶贫攻坚工作力量,涪陵、潼南两区锁定今年脱贫“摘帽”,将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越线任务逐项逐条细化,落实到每个时间节点、每名党员干部身上,整合资源,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武隆、云阳、南川、石柱、黔江、荣昌、江津、大足、酉阳、城口、巴南、长寿、合川、永川、垫江、万盛经开区等区县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区县、乡镇(街道)、村、组四级工作职责和任务;綦江等区县及时完善《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铜梁区及时启动和实施新一轮贫困村整村扶贫规划,将资金、项目和工作力量逐一落实到攻坚任务上。 二是部门协作抓落实。 18个市级扶贫集团发挥政策、资金等资源优势,主动作为。联系市级扶贫集团的所有市领导带领集团单位,采取实地调研、走访慰问、召开院坝会等方式,为帮扶区县导航定向。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等扶贫集团第一时间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联络员协调会、对口帮扶座谈会,制定帮扶方案、部署帮扶工作;市纪委、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等扶贫集团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深化、细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市国资委出台推动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市发改委、市城乡建委、市经信委、市农委、市教委、市商委、市卫计委、市科委、市旅游局、市总工会等扶贫集团整合资源,加大项目资金帮扶力度,解决贫困突出问题。巫溪县根据贫困村不同类型,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应实施精准帮扶,党委部门帮扶组织软弱涣散村、经济部门帮扶经济发展落后村、政法部门帮扶治安较差村;潼南区实行“村村有企业、户户有干部”帮扶措施,确保帮扶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考核到人。 三是结对帮扶抓落实 。33个区县全部组建驻村工作队(组),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垫江等区县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担任“第一书记”并兼任驻村工作队长;开县、巫溪、云阳等区县成立区县帮扶集团,实行“兵团作战”;潼南、巴南、铜梁、巫山、黔江等区县从机关部门选派领导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并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万州、合川、秀山、开县、南川、云阳、巫山、酉阳、梁平、涪陵、荣昌、巴南、长寿、江津、彭水、渝北、綦江等区县实行“区县领导+区县部门”结对帮扶贫困村;武隆县突出“十大重点”,分类实施“十大行动”;巫溪县采取“普惠+特惠+社会帮扶”方式,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帮扶。全市累计选派第一书记2249名,派驻驻村工作队(组)2451个、驻村工作队员近1.8万名,落实结对帮扶干部19.9万名,实现驻村工作队(组)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四是基层创新抓落实。 涪陵区建立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实现扶贫对象各类信息查询一目了然;城口县建立扶贫攻坚“不严不实”负面清单精准考核制度,实行县级部门、乡镇(街道)、驻村工作队(组)三级帮扶捆绑考核;丰都县采取暗访、抽查和民调“三位一体”的工作督查机制,确保驻村工作队责任落实;忠县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运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县组织农业专家编写24种扶贫增收模式,对每种模式的投入、产出及收益做出具体分析,为贫困农群众量身定做脱贫增收方案;云阳县开展百场宣讲转观念、百名典型树引领、百名干部献良策、百场培训强本领“四百行动”;永川区积极探索财政涉农资金农民持股分红、土地入股保底分红、“三统一分”合作经营等利益链接机制;巴南、奉节、武隆、秀山等区县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江津区实行项目安排先建后补,改区级报账为镇街报账,加快扶贫攻坚项目落地;渝北区每年按照1%的比例确定相对贫困人口,实施有针对性动态帮扶;万盛经开区投入近2亿元,开展采煤沉陷区贫困农户受损农房治理、石漠化区域植被恢复和贫困村环境连片整治;北碚区按照每人每年35元的标准,为所有贫困群众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璧山区设置1200万元镇街最低财力“保障线”,切实推动资金等资源要素向边远乡镇和贫困村转移。 五是督查指导抓落实。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指导作用,专门组成了7个工作督查组,采取普遍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进行了三轮督查,并建立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及时总结宣传典型,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强化分类指导,对少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面与区县交换意见,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各区县也建立了督查通报专门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意见的全面落实。

  目前,各级各部门扶贫项目资金迅速落地,扶贫政策及时惠及贫困群众,部分贫困村已达到实现“八有”、解决“八难”目标,部分贫困群众已稳定越过贫困线。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