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篓检察官”日记」之:“最土”检察室制度最接地气

27.07.2018  13:46


法制日报》政法·司法版近来开设“新时代‘背篓检察官’日记摘抄”专栏,通过摘抄重庆市黔江区检察院几位“背篓检察官”的日记,讲述他们3年来有温度的司法故事。

这期日记讲述的是:《“最土”检察室制度最接地气》,由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点评,敬请持续关注。

新时代“背篓检察官”日记之十

《“最土”检察室制度最接地气》

日记主人:潘珂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检察院驻濯水检察室主任

6月28日,晴。

热情接待群众,进门先倒一杯水,出门发检民联络卡。

解决群众诉求,能一次性解决的就一次性解决,能来一次的不来第二次,让群众少跑路。

这是挂在我们检察室墙面上的制度,被老百姓戏称为“最土的制度”。

午后,太阳显示出它的威力,路面仿佛蒸腾起热气。

午休过后,我打开门,吓了一跳。

一名老人,脸上盖了草帽,身侧放了背篓,斜靠着缩在门口阴凉处。

我忙将老人请进检察室询问情况。老人是吃完早饭从家里出发到镇上赶集卖青菜,然后来检察室咨询民事执行监督程序。刚好赶上12点半之后检察室休息,我发现时,老人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让信任我们的群众在太阳底下干等一个多小时。看到老人脸上豆大的汗珠,我愧疚极了,当时就跟检察室的小谭、小杨、小郑几个人一合计,将工作时间改成:中午休息时,检察室必须留人值守;驻地赶场天,正常上班。

就这样,检察室根据乡村实际,陆续对工作制度进行增减和改造。

接待人员必须使用普通话这条规定可以去掉吗?跟一群说方言的老乡拿腔拿调地说普通话多别扭。”一天,小郑找到我,愁眉苦脸地说。

我一寻思,对呀,黔江区属于方言区,大山里的村民基本都用本地土话,说普通话虽说规范了接待用语,但无疑拉远了和群众的距离。

好嘛。”我说,“不如改为可根据实际情况不说普通话。

主任,检察室接待窗口按照控申接待室标准建设,我觉得这一条也不符合本地民情。”每周例会上,小郑郑重其事地提出。

是啊,严格按照控申接待室的要求建设,就要安装半封闭的防爆玻璃。但我们检察室建在最基层,和一群长期习惯面对面交流的乡亲打交道,这个煞有介事的办公设施,只怕会将群众推得越来越远。

好,我们一拍即合,一致决定建成开放式接待台。

至于接待台的高矮尺寸嘛,“我觉得1米高、40厘米宽最合适。”小郑拿着卷尺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说,“老百姓背个背篓提个菜来办事,往上一搁,刚刚好”。

一来二去,两年来,检察室的工作制度从开始的10条,增加到后来的13条,又变回10条,现在是11条,不但变来变去,而且处处“土里土气”,但我们却欣慰地发现,越是“土气”的制度越管用,因为越是“土气”,就越靠近群众。

日记点评

刘家奇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制度不是花架子,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多年的乡村工作经验告诉我,最土的东西恰好是老百姓自觉选择的结果,“最土的制度”反而可能是最有生命力的好办法。

一杯水,一张卡,语言方式的改变,工作时间的调整……从10条,到13条,再回到10条,最终变成11条,原本“高大上”的制度经过与老百姓的反复磨合后,逐渐演变成“最土的制度”,恰好就是这个“最土的制度”,却真实反映出检察官的为民服务理念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切实体现了检察官人民好公仆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