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教授:编辑CCR5基因并不能抗艾滋病!宝宝健康出生 母婴阻断更靠谱
活动现场,涪陵二中的学生举起宣传的符号红丝带。
今(12月1日)天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新闻已刷屏多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黄文祥教授介绍,编辑CCR5基因并不能让婴儿对HIV病毒天然免疫,相反CCR5是人体正常的基因,除了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存在潜在风险,CCR5基因缺失也将带来不确定的健康风险。而艾滋病感染者只要接受正规的母婴阻断治疗,就可以实现接近100%的阻断,从而生育健康宝宝。
防控艾滋病得力
母婴传播率处历史最低水平
黄文祥教授介绍,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并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疾病。HIV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 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从而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因此,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若不治疗,感染者最终将死于严重感染或肿瘤。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是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中,90%以上是由母婴传播获得。在未采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我国部分艾滋病病毒高流行区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约为35%。
根据国家卫健委11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防控政策日益完善,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全覆盖,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2年的7.1%下降至2017年的4.9%,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备孕前诊断治疗
目前可实现接近100%阻断
黄文祥教授介绍,如果母亲感染了HIV,她在孕期、分娩时和母乳喂养时都有可能传染给孩子。艾滋病母婴阻断,是指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婴幼儿提供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人工喂养指导等一系列服务措施,从而使得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几率最大可能降低的医疗治疗措施。
中国从2003年开始进行HIV母婴阻断工作,随着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出台,其中包含了母婴阻断的免费政策,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从而大大降低了母婴垂直传播的概率。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母婴传播已可实现阻断,黄文祥教授介绍,“如果备孕前就能明确诊断,进行抗病毒治疗,让病毒控制在一个很低的值(检测值以下),可以实现接近100%的阻断。”
坚持抗病毒治疗
HIV感染者也可生健康宝宝
黄文祥教授介绍,无论是男方或女方感染HIV病毒,想生一个健康的宝宝,都可以实现HIV感染阻断。
《艾滋病诊疗指南》也作了“尽早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干预+安全助产+产后喂养”全面指导。
如果感染者为女性,指南推荐,对于所有HIV阳性的孕妇均应进行抗病毒治疗,无论病毒载量高低和CD4水平如何,如果需要,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已有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无论感染HIV的女性处在疾病的哪一个阶段,在妊娠期、分娩期和哺乳期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具体来说,抗病毒治疗多数从妊娠14周开始。如果不小心怀上了宝宝,也可以通过药物来做母婴阻断,且阻断的成功率较高。
如果感染者为男性,同样应持续服用抗病毒药物,令体内病毒数量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另外,还可以检查精子中是否含有HIV病毒,并通过“洗涤”的方法减少携带HIV病毒的可能性。
早发现+早治疗
艾滋病人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例。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例,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约为9.0/万。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分布不平衡。
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7年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经异性性传播占比为69.6%,男性同性性传播为25.5%。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重庆共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7948例(其中感染者23973例,病人13975例),报告死亡9156例。
黄文祥教授介绍,2017年新报告病例中,经性途径传播者达95%以上。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远离艾滋病,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采取安全性行为。其次,高危人群应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前预防”,或者在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同时,使用外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也能阻断艾滋病经性途径的传播。如果不慎接触到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有感染的风险,根据“暴露”的不同方式,也有一系列的预防方法。
如果大家能主动进行HIV检测,早发现,早治疗,艾滋病人仍然可以生活得很好,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健康的宝宝。
热点透视>>
艾滋病防治7大认知误区
误区1 感染HIV就是艾滋病患者?
答案:不是
解释:HIV即艾滋病毒,而艾滋病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10年甚至更久后,因为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出现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才定义为艾滋病。
误区2 蚊虫叮咬会传播HIV?
答案:不会
解释: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脱离人体的艾滋病毒很脆弱,因此以下日常行为不会传染HIV:
握手、拥抱、亲吻等礼节性接触;
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浴池、公共汽车等;
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误区3 HIV感染者不能要孩子?
答案:不是
解释: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在部分发达国家,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降至2%以下。感染HIV的孕妇如果与医生积极配合,采用正确的药物和治疗,帮助胎儿抵御HIV,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传递。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用母乳哺育可能会将HIV传染给孩子。
误区4 一旦感染艾滋病毒,就会时日不多?
答案:不对
解释:艾滋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致死性、传染性疾病,不同的艾滋病感染者存活时间不同。科学研究表明,及早检测并发现HIV感染,在医生指导下及时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防止病毒复制,降低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数量,减缓疾病发展,延缓发病时间,延长寿命;当CD4免疫细胞保持在正常水平时,可以达到和未感染者相同的预期寿命。
误区5 安全套能防止HIV感染?
答案:不一定
解释: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男用乳胶安全套对艾滋病毒及其它性传播感染的防护率达85%以上。目前为止,坚持在每次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地使用质量好、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套,仍然是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
误区6 判定是否感染HIV,自检即可?
答案:不对
解释:自检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检测试剂的质量(是否为正规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等),自检者是否操作规范、采样完整,检测结果判读的时间和准确性,试剂的存放条件(温度、湿度等)。
因此,自检结束后,无论阴性还是阳性结果,都应到疾控中心或是相关社会组织进一步咨询和检测。
误区7 没有任何症状,用不着治疗?
答案:不对
解释:早一点开始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提前保护免疫功能,抑制疾病的进展,预防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治疗越晚,免疫功能受损越严重,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除了损伤免疫功能,HIV病毒可引起心血管疾病,HIV相关的肾病、肿瘤、神经认知障碍等等,这些问题通常在感染HIV的同时就悄然发生了。早期治疗可成功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减少病毒对身体各个器官的损伤。
等到出现症状时再治疗可能就晚了!
相关新闻>>
涪陵美心红酒小镇 昨开展防“艾”知识宣传
昨(11月30日)天,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开展丰富多彩的防“艾”知识宣传,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艾滋病,正确认识、科学预防艾滋病。
在志愿者签名活动现场,涪陵二中56名学生穿着红色袖子的T恤站在舞台上,手拉手连接成“红丝带”。他们还和14名留学生拉着超大红丝带在景区快闪。整个红丝带长30米、宽80厘米。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顾小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