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抗战纪录片《苦干》转让 5月可看这部传奇影片

04.04.2015  10:55

  4月3日,失而复得的奥斯卡彩色纪录片《苦干》影像资料转让合同签字后,出席嘉宾签名纪念。记者 熊明 摄

  经过9个月的反复讨论、磋商,日军侵华最新铁证——反映中国人民顽强不屈抗战精神的奥斯卡获奖彩色纪录片《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终于回到中国。4月3日,这部纪录片(本报2014年8月14日1版、第11—13版曾报道)影像资料转让签字仪式在重庆雾都宾馆举行。该片由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向《苦干》拍摄者的后人购买。今年5月,市民可观看到这部传奇影片的部分精彩内容。

  时长85分钟的彩色纪录片《苦干》由美籍华人艺术家李灵爱女士策划并出资,美国记者雷伊·斯科特从1937年至1940年的4年里,四赴中国,行程3万多里,拍下了战火中的上海、南京、重庆等地,记录了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的惨景,展现了中国人民直面强敌的坚定、从容、坚韧和勇气。尤其是记录了1940年8月19日、20日侵华日军飞机对重庆主城实施狂轰滥炸的全过程。这是由美国人拍摄的、有力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重要证据,也是还原历史、再现中国人民抗战伟大艰辛历程的珍贵载体,对中国外交和中国抗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42年,该片被授予第14届奥斯卡纪录片特别奖。此后却离奇消失。

  6年前,美籍华人电影制片人罗宾龙女士开始追寻并还原这段历史,拍摄纪录片《寻找》,并于去年7月携《苦干》来渝,由此拉开了《苦干》“回归”序幕。

  该纪录片的转让是在国务院新闻办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多轮谈判而达成的。此后20年内,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将享有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独家使用彩色纪录片《苦干》素材的权利。本报作为唯一受邀纸媒参与报道。

  在签字仪式上,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教授称,在中国抗战和世界二战胜利70周年之际,让这部由美国人拍摄、记录中国抗战历史的纪录片回到中国回到重庆,意义重大。这部片子可以让中国观众、重庆观众领略我们先辈的风采,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感受我们民族的精神,从而领悟到底什么是“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一份特别献礼,接下来,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将开展《苦干》的学术研究、课堂教学,制作电视新闻和专题节目,把这部作品所承载的历史,介绍给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观众,让全体中华儿女都能从这部作品中汲取万众一心、苦干奋进的力量。

(记者 匡丽娜)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