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金枪鱼做出来三道菜……这个班37个孩子都是大厨
同学们晒出的菜单
在很多人眼中,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在巴蜀小学6年级11班,37个孩子,却个个是大厨。在前两天老师田冰冰让孩子们梳理的“美食备忘录”中,每个孩子都会20个左右的拿手菜。这门“手艺”得益于他们从2年级就开始的一项家庭作业。
同学和自己做的“大餐”合影
初学做饭
一开始,多数家长认为,这项家庭作业并不重要,交给孩子们做纯属糊弄事儿。但是,接下来的情况,却令所有家长感到震撼。
最开始,孩子们确实有些迷乱,先放油还是先放菜都有些搞不清。蛋炒饭还有番茄炒鸡蛋,是大多数孩子一开始会选择的简单菜式。
有女生回忆,刚开始切番茄,都要边切菜边请教,因为她不知道该切多大块儿。费了好大劲儿,前期工作总算做好。就要开炒了,她竟然对开燃气灶心存疑虑。
自己买菜
好不容易等到锅里的油已经冒了烟,她才放菜,唯恐被烫着,站得离灶台远远的,几乎是把菜扔进锅里,然后机械地用勺子翻炒着,要是大人不提醒,她根本就不记得还要在菜里加盐。最后总算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她兴奋地直蹦。
QQ群里,家长们不断上传的菜品图片,有让同学们垂涎欲滴的大餐,不过更多的还是品相并不太好的家常菜,最多的是西红柿炒鸡蛋。其实对于许多同学来说,第一次下厨做菜,做菜时自然免不了手忙脚乱。
有的同学在炒菜时害怕油溅到自己的皮肤上,就一直将锅盖举在自己胸前,连菜炒糊了都不知道;有的同学一不小心把盐放多了,于是不停加水,最后将一盘菜变成了一锅汤……还有的同学做了西餐;还有的同学做了精美的蛋糕……一时间,家长们上传的上百道美食图片几乎爆屏。
渐渐地,孩子们的菜式开始升级,要求也在提高,他们要完成从买菜、洗菜到做菜的全部工作。
同学正在切西红柿
成就大厨
现在,闻迪的拿手菜是蛋炒饭、回锅肉、抄手,还有各种烘培,一到周末,父母都等着尝美味。“一开始做蛋炒饭,首先是米饭不过关,要不就是生的,要不就是稀了,根本没办法炒饭。”到现在,米饭的软硬程度,他已经能够熟练把控。
上一周,杨柳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买菜到做饭的全过程,上桌的大菜包括尖椒鸡、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土豆丝等。“哈哈,我们家里做菜有家传酱料秘方,妈妈都传给我了。”
不过,孩子们坦言,增加了买菜这道程序后,曾经有一度,“觉得脑壳都大了。”经过多次的失败教训,后来他们自己总结:站在菜摊前,看别人家的婆婆买啥菜,就跟着买。
但在班级大厨王入贤眼中,这些都不是事。王入贤擅长各种创新菜式,特别是西式,为了强调菜品的味道,他有时不会用外面的油,而是自己用肉来炼油。有一次,家里只有一条金枪鱼,他用不同的部位做了三道完全不同的菜。“我做的是艺术品”。
“我做了两道菜,做完以后感觉累死啦,想想家人为我做了那么多年饭,爸妈真是不容易。当吃到自己做的饭菜后,感觉特别香,然后看到爸爸妈妈吃我做的饭时,觉得挺值得的,很有成就感。”周泓锦说,“自己做出来的菜可能很平常,不过家里人夸我做得好吃,满脸都是笑容,我觉得吃的都是幸福。”
同学晒出的“大餐”
回到生活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不止孩子们。
有的家长一开始对孩子们做饭持怀疑态度,“别把家里烧起来就行”。看着孩子们在厨房忙碌,也有家长缺乏耐心,觉得孩子动作稍慢,就想直接上去帮忙。
慢慢的,他们愿意拿出更多耐心去等待。胡俊森说,以前妈妈经常给他做烙饼,有一天早上,他早早爬起床,给妈妈做了一次烙饼,让妈妈很感动。
田冰冰说,会做菜看似一个普普通通的活动,但她期待通过坚持这样的小事,督促学生回到生活实践中去,热爱生活,懂得生活,通过生活类小事的锻炼,能够自食其力,用行动来服务于家人,共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给他们留下生活习惯的烙印。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班级活动中坚持小事的力量,把普普通通的活动反复做,强化做,形成班级传统保留项目。日积月累,聚沙成塔,才有可能去改变学生的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伴随学生终身的基本素养。”
(本组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