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狠抓街镇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切实履行基层环境保护职责

08.01.2015  19:03

近几年,沙坪坝区把环保工作当作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事项来抓,通过创模、环保“五大行动”和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大环保投入,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基层环境管理能力大幅提升。

理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街镇属地管理作用

自创模以来,环保体制机制逐步理顺,沙坪坝区各街镇属地管理责任更加清晰,作用日益凸显。

一是落实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落实各街镇环保工作职责,出台《协调解决群众投诉环境污染问题实施方案》、《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畜禽养殖长效管理办法》等制度,构建严密完备的环保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环保督查考核力度,创模成果得到巩固。

二是明确次级河流监管责任。在“两河一溪”全面实行“河段长”制,建立领导包干负责、部门分组牵头、街镇属地包段的工作组与河段长条块结合的“矩形”工作体系,36个河段由属地街镇党政主要领导包干。创模期间,各街镇配合相关部门排查整治“两河一溪”干流、支流支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河道底泥等五大类1347个污染源。

三是形成环保宣传网络体系。全区建立了“部门-街镇-村社-社会单位”四级环保宣传网络体系,各街镇以社区文艺活动、市民学校为载体,开展社区环保听证会、社区环保新闻发布会123场,打造环保漫画墙24堵和社区环保橱窗300块,逐步构建居民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夯实街镇环境管理基础

全区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街镇基层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推进顺利,各项基础日趋完善。

一是区领导亲自解决街镇能力建设实际困难。区委书记专题听取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汇报,并责成区委督查室跟踪督办。区编办、区财政、机关事务局等部门专题研究解决街镇环保机构挂牌、专项经费安排、执法车辆购置等重大问题。自街镇环保办成立以来,落实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硬件设备全部配备,24台街镇环保执法车年底全部到位。

二是局领导班子挂帅分组包片指导。建立《区环保局领导班子对口服务街镇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定期调研对口街镇环保工作,办公会多次专题研究街镇环保能力建设工作,由全体局领导挂帅组建6个组,每组分片包干4个街镇,蹲点指导街镇开展基础工作、规范各项程序,同时,加大街镇环保培训力度,局领导现场教学,提升环保办业务水平。

三是街镇一把手负总责抓环境管理。各街镇一把手与区环保局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和《行政执法委托协议书》,将环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环保重难点工作,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并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各街镇共配备72名专职环保员。

强化日常管理,街镇积极履行环保监管职责

各街镇注重自身建设,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街镇环境保护职能。

一是固化工作制度,切实履行职责。各街镇结合实际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业固体废物管理、街镇饮用水源地巡查保护、环境污染案件移送处理等多项工作制度,为规范化、程序化开展环保工作奠定了制度保障。以覃家岗街道为代表的街镇环保办,每年将环保工作文件制度等汇编成册,逐步强化日常内部管理。

二是细化污染台帐,定期开展巡查。建立辖区工业企业、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次级河流、环境风险排查、环保投诉等基础台账,做到台帐清、底子明,为开展执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星桥街道等街镇均明确了专人定期开展次级河流、禁煤、畜禽养殖巡查,主动查找污染问题。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解决污染及时。各街镇积极受理群众环保投诉,覃家岗街道、井口镇等街镇接群众投诉后,主动协调区环保局、工商分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现场调查取证,磁器口街道投入数万元支持猫儿面餐馆煤气改造,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沙坪坝区街镇环保能力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街镇机构人员编制、加大街镇环保投入、强化基层环保业务培训、指导各项制度有效运行、加大环保监督考核力度、规范环保执法程序,逐步构建沙坪坝区全方位、立体化的环境管理格局,形成“部门—街镇—村社—企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实现环境管理无漏洞、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