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办好民族餐厅促进民族团结

17.09.2015  13:18

 

西南大学现有少数民族学生5000余人,少数民族教职工近200人。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政策,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把解决少数民族师生清真饮食难的问题作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抓手,着力办好民族餐厅,使其成为广大少数民族师生的温暖之家。

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为办好民族餐厅创造条件。一是积极关心支持,努力办好餐厅。 把民族餐厅相关工作纳入民族工作范畴,在学校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后勤集团、统战部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民族餐厅发展。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改善餐厅条件。 学校先后于2006、2009、2010年三次共计投资270余万元对民族餐厅进行改(扩)建,就餐面积由最初的168平米,扩大到现今2000平米,能同时容纳1000多人就餐。同时,学校每年还拨给民族餐厅20余万元专项补助,确保民族餐厅平稳运行。

      严格管理、注重质量,凸显民族餐厅民族特色。一是严把原料入口,保证清真标准。 严把原材料的采购入口关,确保原材料从具有清真资质的厂家直接采购。同时所有购进的清真原辅材料,由新疆籍维吾尔族厨师负责检查验收。此外,派专人直接到附近农贸市场采购鲜活鸡、羊等,由维吾尔族厨师亲自宰杀,减少中间环节,保证原材料的清真性。 二是注重内部挖潜,稳定饭菜价格。 学校每年给予专项补贴,保证民族餐厅饭菜基本不涨价、质量不降低、种类不减少;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实行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减员增效、厉行节约等措施,有效降低运行和管理成本,确保饭菜价格基本稳定。 三是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菜品质量。 派出专人赴新疆考察学习,掌握更多的清真食品的烹制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开展岗位技能训练、专项业务素质培训,让餐厅员工了解更多的清真饮食文化,掌握民族政策,提升服务理念。

优化队伍、高效运行,提升民族餐厅服务水平。一是 配置优秀的生产管理队伍。 学校膳食服务中心选派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强、业务技术好的管理人员担任民族餐厅的负责人,并精选一批了解清真饮食文化、熟悉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清真饮食习惯的炊管人员到民族餐厅从事膳食服务工作,有效推动民族餐厅各项工作开展。 二是 建立维吾尔族厨师队伍。 为从根本上满足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对膳食的特殊要求,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吃到可口的家乡饭菜,学校高薪聘请多位维吾尔族厨师来餐厅主厨。 三是建立少数民族学生伙食管委会。 邀请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民族餐厅的信息联络员,并组织成立少数民族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委员会,协助对原辅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及时收集少数民族学生对餐厅饭菜质量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