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教师作品《大西南赋》摘书法国展最高奖

04.06.2015  12:23

昨日,马小杰展示获奖作品《大西南赋》。 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重庆晨报记者 赵欣 报道

巍峨中华,诗赋西南。四省一市,超群卓然……”在5月30日晚结束的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简称“国展”)评审中,我市书法家马小杰创作的篆书作品《大西南赋》摘得最高奖——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成为重庆直辖18年来首个获此殊荣的书法家。

国展”每四年举办一次,今年的参赛作品高达四万多件,最终有42位书法家问鼎最高奖,西南地区仅马小杰一人获奖。这位从开县山村走出的书法家,竟然还是西南政法大学广受欢迎的“男神”老师。

获奖作品用清篆写成

马小杰原创的《大西南赋》共530个字,淡黄卷纸上的篆体汉字一个个铺开。“从整体构思到布局查字再到铺纸挥毫花了一个多月,那段时间我每天很早进工作室,关掉手机静心思考,经常要写到晚上九十点钟。”谈到创作过程,马小杰介绍说,《大西南赋》由清代大家吴让之的篆体写成,“其实我进入清篆领域不过短短几年,更早我专攻的是甲骨文。

生于开县小山村的马小杰,祖上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直到哥哥考取了师范,他才从“三字一话”中爱上了书法。等到在西南大学读中国画研究生时,美术学院院长陈航的建议,让他一头扎进了甲骨文领域。

西政学子追捧公开课

除了沙区书协副主席身份,马小杰的正职工作是西政艺术学科副教授,他开授的全校公共选修课《汉字书法艺术》在学生中广受追捧。

西政侦查系12级学生张洵是主攻草书的书法爱好者,他在大一时曾慕名前去听马小杰讲课。“我永远记得博学楼4325阶梯教室的盛况。”张洵告诉记者,4325号教室是西政最大的阶梯教室之一,可容纳240人左右,“马老师不但字写得漂亮口才也极好,座位很早被抢光,每堂课都有好多同学站着听讲。

西政法学院13级的曾浩则直接用“男神”来形容马小杰,“马老师身材高大外形也帅,写起字来更是潇洒,我们都很崇拜他。他的公选课很难选,每次都会撑爆人数上限被计算机自动刷人,还好我运气不错选到了。

我在学校的工作室一直大门敞开,所有来交流的同学我都免费指导。”马小杰说,他认为自己肩负着传承中国书法的责任,“这么多年一直免费教学生练字,今后也会继续下去,书法是国粹,我觉得这样的奉献责无旁贷。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