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篇论文获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11.06.2015  18:39
      中新网重庆6月11日电 (记者 刘贤)11日在重庆开幕的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全球传播图景:基于Twitter媒介机构账号的社会网络分析》等12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

  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是对外传播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的高端理论研讨会,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此次会议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

  本届研讨会从2013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开展了论文的征集工作,共收到了213篇论文,来自于党、政、军队以及业界、学界等多个系统,涉及到了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政治与党建等多个学科。本届的大会专家委员会按照评审的规则和程序,评选出12篇优秀论文和168篇大会入选论文。

  以下为优秀论文奖名单: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全球传播图景:基于Twitter媒介机构账号的社会网络分析》,作者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韦路和丁方舟;

  《以优质内容撬动国际舆论的天平——解读人民网对外传播案例的成功密码》,作者是人民网的厉振羽;

  《中国军方信息发布的外媒呈现与解读——以2014年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为例》,作者是南京政治学院的自国天然;

  《法治视野下的涉疆对外报道——浅谈如何利用法律讲好新疆故事》,作者是北京周报社的刘心莲;

  《对外活动品牌的构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符号聚合与复诵》,作者是澳门大学的吴玫和梁韵;

  《儒家思想在西方国家的公众认知与传播现状》,作者是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邱凌;

  《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国家公共关系战略构想》,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陈先红和刘晓程;

  《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中国例外论”——“新型的大国崛起”视角》,作者是外交学院的侯自强;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困境与适时转向——以构建“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的新对外话语体系为例》,作者是中共中央党校的袁赛男;

  《以社交媒体融通中外话语体系——“月球车玉兔”微博的探索与启示》,作者是新华社对外部的顾钱江和姬少亭;

  《困境与出路:中国文学译介途径研究》,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鲍晓英;

  《讲好中国故事——从歌德学院的翻译赞助项目谈中国图书的对外译介》作者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滕梅和赵瑞芳。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