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四十年的愿望》 成渝铁路催生一部大戏

09.07.2019  07:31

四十年的愿望》当年演出的剧照。

重庆日报消息,在成渝铁路建设中,还活跃着一支宣传大军,新闻报道、文艺演出小分队、话剧演出等开展得红红火火,既鼓舞了筑路大军的士气,也向社会宣传了成渝铁路在党的领导下,顺利建成的奇迹。

市文工团关门一年,也要拿出自己的剧本来

朴素的工装,简陋的办公条件,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6月26日,在重庆市话剧院院长张剑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本封面发黄的纪念册,里面有几张黑白老照片,记录了67年前,话剧《四十年的愿望》演出的精彩瞬间。

为什么会创排话剧《四十年的愿望》呢?

原来,1951年,重庆市文工团在演出《红旗歌》《保尔·柯察金》后名扬大西南。然而,就在这一年举行的全国文工团会议上,重庆市文工团却拿不出自己创作的剧目来。

当年10月,重庆市委发出指示:“市文工团关门一年,也要拿出自己的剧本来。

重庆市文工团立即组建了话剧《四十年的愿望》创作组,由团长李庆升带领,以在重庆101钢铁厂(现重钢集团)生活一年多的石曼、石玺为基础,加上田广才、赵锵,开始着手创作以钢铁厂供应钢轨修建成渝铁路为主题的剧本。

当时,市委宣传部部长任白戈亲自抓剧本的创作。剧本初稿出来后,市委召开常委会讨论剧本,剧作者不论是否党员,均列席市委常委会参加讨论。

1952年7月,剧本创作进入攻坚阶段。任白戈请来了老作家沙汀,与众人一起解决剧本中如何刻画人物的难题。

该剧编剧之一石曼在回忆文章中称,那时,创作组成员加上沙汀,六个人坐在抗建堂剧场的地上讨论剧本的修改。酷暑难当,汗水打湿了衣裳,一个个索性打着赤膊,好在都是男子汉。

任白戈一有空就来,他的汽车只能开到纯阳洞街口的马路上,到剧场的200多级石梯坎他还得自己爬。任白戈每次来都累得满头大汗,和大家共饮白开水解渴。稍有优待的是,他坐在从售票房拉过来的一张旧藤椅上。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剧组的创作思想很拘谨,他们在剧中想写一个青年工人和师傅的女儿谈恋爱,又怕有“小资情调”之嫌,任白戈知道后说:“饮食男女,人之常情,当然可以写”。

有一天晚上,为了赶写一场戏,任白戈将众人叫到枇杷山他家中去写。

石曼回忆:“他先和我们聊了一阵,叫警卫员安排好茶水。夜里3点多钟,我们把稿子赶出来了,他从里屋的床上起来,拿出准备好的锅盔和卤肉招待我们。他逐句逐字地看我们的稿子,或点头称是,或拿着稿子和我们商量。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宵夜,大家谈笑风生,一起把这场戏改好,天亮就交付排练。

算你走运,否则,你的脚板都废了

抗建堂剧场位于渝中区观音岩,当时抗建堂剧场叫做红旗剧场。1952年9月,话剧《四十年的愿望》便在这里首演。

已85岁的阎彬当年参加了《四十年的愿望》的首演,为了演好剧中角色,剧组特意到101厂集体体验生活。回忆当年的经历,他记忆犹新。

阎彬回忆当年在101厂体验生活的经历。记者 匡丽娜 摄

那时我们和101厂的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阎彬称,剧组的导演和所有的演员都到101厂参加“顶班劳动”,即工人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阎彬被分到轧钢车间,学习开“地滚”,就是控制运输钢锭的轨道。

第一次去工厂就闹了一个笑话。”阎彬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尴尬的事”。

他们来到工厂,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工人们把钢水制成钢锭,再把红彤彤的钢锭运到轧钢车间,经过反复压扎,制成钢轨。

那天,阎彬穿了一双解放鞋来到车间,车间像蒸笼一样,挥汗如雨。出于好奇,阎彬一脚踏上运输钢锭的轨道。“哎呀!”他一声大叫,只见一股白烟从脚底升腾起来,他连忙跺脚,跳到一旁,抬起脚一看,整个橡胶鞋底已经融化了,差一点就烫着脚板心了。

你怎么穿橡胶鞋来上班哟!”车间工人看了看阎彬的脚说,“算你走运,否则,你的脚板都废了。

原来,刚刚制成的钢锭温度奇高,运输钢锭的轨道自然是个火烫的铁板,根本不能靠近。

以后你要穿布鞋,或者是劳保鞋来上班。”工人拍了拍阎彬的肩膀说。

这次经历给阎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101厂体验生活的那段日子,他处处虚心向工人请教,下班后和他们打成一片,听他们讲工作经历,摆自己的喜怒哀乐。

因为当时年纪小,我在剧中只饰演了一名军代表的通讯员。角色虽然不起眼,但演出态度绝对没得说。”阎彬说,正是靠每一个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四十年的愿望》才能获得成功。同时,这段工作经历,也为他后来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舞台中央,一辆“火车”鸣着汽笛,喷着烟雾,由远及近而来。现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1952年9月5日,话剧《四十年的愿望》在红旗剧场正式演出。当天,剧场外的纯阳洞为之路塞。市委领导在当天的《重庆日报》上题写了贺词。

演出现场,当成渝铁路通车一幕上演时,舞台中央的布景上,一辆“火车”鸣着汽笛,喷着烟雾,由远及近而来。观众们看到舞台上奔跑的“火车”,群情激动,现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为了这个场景,我们花费了不少心思。”阎彬介绍,为了达到“火车在舞台上奔跑”的效果,剧组动了不少脑筋,最终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木板制成一辆火车模型,然后将皮管子的一头接在模型火车的车头上,一头拉到幕后。

等演出的时候,剧务在舞台后面猛吸一口烟,用力喷进管子里,烟雾从模型火车的车头喷出来,就有了“冒着烟奔跑的火车”场景。

之后,《四十年的愿望》在重庆演出了150多场,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生产热情。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14个省市剧团纷纷演出该剧,贺龙还带着国家剧院到朝鲜去演出该剧。

1953年,该剧在北京上演前,周恩来曾来看戏,并告诉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吴雪:“这是一出歌颂中国工人阶级的好戏,可以公演。

1956年,在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上,《四十年的愿望》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演出一等奖。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重庆剧本创作首次获得国家级奖励。

如果问我们当年怎样写成《四十年的愿望》,我们回答是:党和生活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阎彬说。

全方位新闻宣传激发建设激情

成渝铁路从开建到通车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报刊和其他传播媒介对筑路的始末做了充分报道,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6月29日,在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永秀教授翻出一大叠资料对重庆日报记者这样说道。

田永秀和她的团队就“铁路与西南社会变迁”做过专门的研究,成渝铁路的修建与发展历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研究发现,成渝铁路修建期间,《新华日报》(重庆版)《人民日报》《人民铁道》《四川日报》《川西日报》《川北日报》《西南铁道报》《西南工人日报》等都对筑路的始末做过精彩而详细的报道。

这些报纸采用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形式,对成渝铁路建设前的准备工作、修建进度、筑路群体,以及成渝铁路的政治、经济、社会效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该研究团队成员之一,西南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刁成林介绍,报道的对象主要包括军工、民工、失业工人、铁路沿线民众等,并围绕“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主题展开。

相较之下,这些报纸对民工报道的篇幅更多。1951年1月30日,《新华日报》刊登了一篇报道,题目为《为了迅速修好成渝铁路,各地民工决心不回家过春节》。记载了隆昌支队二大队三中队的民工周文富的决心书:(一)坚决完成修筑成渝铁路的任务;(二)工作时间绝不随便离开工地;(三)坚决遵守纪律;(四)保证积极工作。此外,川东、川西、川北等地的民工也纷纷表示,要坚决在工地过年,努力加倍工作完成筑路任务。

新华日报》将谢家全等人的先进事迹,用连环画进行了连载。(西南交大教师刁成林提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报纸还特别对民工劳动模范进行了重点报道。

1951年5月15日的《新华日报》第2版,刊登了《川东川南选出筑路劳动模范》一文,上面称川东区民工筑路指挥部在1951年5月15日召开筑路民工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从38000名民工中评选出特等劳动模范146人,甲等劳动模范615人。

3个月后,西南铁路工程局召开了第一次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新华日报》对劳动模范谢家全和颜绍贵进行了专题报道。在成渝铁路通车后,《新华日报》又将谢家全等人的先进事迹,用连环画进行了连载(1952年7月7日至7月9日)。

这些生动活泼又接地气的报道,极大地激发了铁路建设者筑路的激情和热情,以及完成这项任务的决心和信心。”刁成林说。

田永秀称,从这些报道和出版物可以看出,成渝铁路的修筑为老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让四川经济得以恢复,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也让老百姓充分体会到了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

换句话讲,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展现了共产党亲民、惠民、为民的形象,让老百姓深切地感受到新政权比旧政权‘好’,充分证明了新政权比旧政权‘行’。所以,面对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们依然充满信心和力量。”田永秀说。

许多报纸的报道和资料证实了田永秀的话:大足县一大队四中队民工刁绍周,为逃避国民党抓壮丁,装了8年哑巴,通过挖穷根、倒苦水,新旧社会的对比,他突然说话了,并表示“我不完成任务,绝不回家”。

依靠这种力量,短短2年时间,3万军工和10万民工共同建成了成渝铁路。”田永秀说。

重庆日报记者 匡丽娜

原标题:话剧《四十年的愿望》 成渝铁路催生一部大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