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力量来自对时代的理解和把握
语言的力量来自思想对时代和社会实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语言的力量就是时代问题的穿透力。深刻理解和把握了时代问题的语言,就能穿透现象的迷雾,直指问题的实质,给人以启迪。
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都是为了表达对社会和时代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这些理解和看法体现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背后反映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说法。但是,语言方式和说话方式反过来也会对观点和看法产生反作用,常说空话、大话、不着边际的话,会让人在看法上逐渐陷于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藩篱。
我们平时讲话写文章,无非是要与人沟通和说服人。这就要求我们讲别人能听进去、听得懂的话,让人能够理解我们的意思,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形寻找合适的说法。在这些方面,习近平同志堪称典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他用中国的俗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在中阿合作论坛上,他用“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来论述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这些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把文明的多样性和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讲得非常透彻,极具说服力。
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要学习习近平同志。语言的力量来自对时代和社会实践的真实把握,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上、从世界观上解决问题。当我们内心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的主人时,我们的看法和说法就必然会发生改变,我们就不会净说些不痛不痒的官话、空话了。看问题的方式来自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一个人的话语方式必须与这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适应。当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时,他不会说出让人民群众感同身受的话。语言的表达方式与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联系,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话语表达方式,要改进我们的说话方式,就要审视我们的看法即看问题的方式,改造我们的世界观。
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用人民群众的语言表达学术观点,在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上下功夫。
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合乎时代要求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发出这种声音。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是表述方式的问题,更是理论自身的生成性问题。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即真理,我们的学术研究就应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中;问题是时代的呼声,群众的呼声是最紧要的时代问题,我们就必须从群众的需要和呼声中寻找问题,回答问题。
一句话,只有投身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依靠人民群众,才能研究出人民群众感同身受、对人民群众有用的学术成果来,才能找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