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不到货款差点破产 外需减少渝企如何撑过外贸危局

22.10.2015  09:31

  商报记者 郭欣欣

  10月,大洋彼岸的欧美,即将迎来消费高峰——万圣节和圣诞节。而在重庆工厂,机器轰鸣,不少加工制造企业正抓紧生产、发货。然而,企业忙碌的背后,难掩对海外应收账款演变成坏账的担忧。“今年海外坏账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已成为外贸同行的共识。有企业因收不到货款差点破产。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赔款1818万美元,同比增长35.4%,原因多为买方破产、无力偿付债务、拖欠货款、拒绝接收货物。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对多年来从事出口的企业而言,外需减少已让其“望洋兴叹”,而海外赖账更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熟客放鸽子 800余万货款迟迟不给

  “这800多万元货款,恐怕一时半会还没戏。”挂上电话的欧勒精细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仁权心里凉了半截。最近,每个星期他都要打一通电话去俄罗斯,不是拜访新客户,而是与一位老客户寒暄问候,“心里着急,口头还不敢提钱,怕把他逼紧了,干脆破产走人”。

  黄仁权焦灼的心情源自一位老客户突然“变卦”。他介绍,那位俄罗斯经销商长期向欧勒订购陶瓷刀,双方合作超过5年后,慢慢开始采取一种比较“默契”的方式——循环发货,即先发货,客户付一部分货款,等第二笔订单发货,然后再支付前一个订单的尾款。

  但从年初开始,这位“熟客”变得有些异常。“察觉不对劲,是对方购买频率明显减少。”黄仁权说,以前,这位客户通常每个月至少有一笔订单。然而从今年初开始,三个月过去了才发来一笔订单。更蹊跷的是货物抵达后,对方迟迟不露面,提货期过了也不提货。

  “打电话到俄罗斯一打听,才知道卢布暴跌后,当地居民购买力大幅缩减,这个经销商生意一落千丈,运营成本却还在不断增长,由于之前订的货都亏钱,如今根本没有偿还能力。”黄仁权说。

   海外坏账激增 还有不少企业不愿声张

  遭遇海外欠款的出口企业不只是欧勒陶瓷。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相关人士透露,最近我市一大型知名摩托车企业就这样“栽了个跟头”。“进口方是阿根廷当地一个比较大的销售企业,双方已经合作了很多年,交情也不错。”该人士告诉记者,但恰逢拉美地区今年通货膨胀,摩托车等消费品滞销,一直卖不动,客户失去履约能力,令这家摩托车企业损失了400多万美元。

  最近,外贸企业遇到坏账的次数有上升迹象。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西南分会调研发现,以往只在沿海地区上演收款难的桥段,如今在重庆外贸企业中出现的次数明显增加。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赔款1818万美元,同比增长35.4%。

  这仅仅是重庆两成已投保出口企业的遭遇,不少未投保出口企业遭遇的海外欠款则无法得知。

  “谁也无法统计出外贸企业究竟有多少海外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大部分企业都对此讳莫如深。”我市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透露,一旦公布欠款事件,国内供应商和银行将会更快地向他追讨货款和贷款,为不影响公司后续运转,往往只能自认倒霉,甚少声张。

   市场

  需求萎靡

  大单锐减小单急单多

  “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后,明显感觉到外需减少。”黄仁权说,出口企业产能没变,海外市场需求却缩小了。因此外贸生意出现十分微妙的变化——大单少了,急单和短单迅速多了起来。

  黄仁权坦言,对欧勒来说,一百万美元以上的是大单,几十万美元的是中单,再往下就是几万美元的小单了。去年以来,大单明显少了很多,拿到一个中等的单都不容易。“更多的是小单,而且下单时间往往很紧,我们推测是由于欧美经济复苏缓慢,当地采购商们也摸不准市场需求,只好试探性地下单,等卖得差不多了,再跟我们追加急单,转嫁一部分库存压力。

  市场萎靡不振,与消费密切的行业首当其冲。中信保重庆营管部统计发现,出口企业报损案件多集中在机电产品、汽车零配件、日用品等对经济景气敏感度较高的行业。

  “欧洲人喜欢开车去郊外烧烤聚餐,现在在外就餐的次数明显减少。”重庆天然肠衣出口协会秘书长张永奎有切身感受,多年来,欧洲当地的烤肠“生意”都是重庆肠衣企业的主要市场,随着当地居民减少消费频率,外贸企业出口量也随之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肠衣出口额795.32万美元,同比下降近三成。

   影响

  收不到货款 企业一度濒临破产

  货款无法收回,企业也被拖入泥潭难以自拔。黄仁权说,由于对方迟迟不支付货款,已影响到他们企业的生产和新项目的进度。

  当然,还有比欧勒陶瓷遭遇更苦的企业。松云商贸一家主营工业配套机械设备及工业原料的小微企业,2013年与圭亚那一家公司签署一笔水泥生产线出口合同。2014年发货,而到付款期满前,买家突然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尾款。今年年初,收款无望的松云商贸不得已只好向中信保报损。

  “我们当时完全措手不及。”松云商贸负责人说,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其他几个项目全部停产。同时,欠款伴随而来的巨大融资成本,也让企业喘不过气来,一度濒临破产。

  “盘子”小了,同行间竞争却日趋激烈。“一些企业熬不下来,只有停产退出。”张永奎称,肠衣企业数量已从鼎盛时期的十多家,锐减到现在的7家。“即使接了订单,也不一定能赚到钱。”张永奎表示,由于买家大多是欧洲家族企业,在价格上非常“较真”,不仅会想方设法压价,还要求货到付款,这无疑增加了出口商的回款风险。

  重庆祥飞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永忠表示,目前,出口企业正遭遇“两头夹击”,对外接单难、对内经营成本高。“今年以来,保底工资从2000多元/月涨到3000多元/月还是难招到工人,一些技术和强度要求稍高的工种,达到了4000元/月以上,工厂的利润越来越低。

   跨国追债难 八成欠款难追回

  海外欠款激增,企业该怎么办?

  黄仁权甚至考虑过追债机构,但一打听后就放弃了,“跨国追债成功的概率太小,还费时费力,而且还得支付一笔不菲的佣金。

  据了解,追债机构收取佣金通常为追回款额的40%~50%。当然,追债机构也并不能保证成功将款追回。中国国际商债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当欠款逾期时间为一个月时,追债成功率近95%;逾期半年时,成功率急降近60%;逾期两年左右时,成功率只有15%左右。

  “平均算下来,我们追回的欠款只有赔付款的20%,这算比较高的比例。”中国信保重庆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他们就赔付了2296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两倍。

   支招

  “海外老懒”分两类

  阶段性评估买家风险

  令外贸企业头疼的“海外老赖”,究竟在用怎样的方法拖欠货款,其背后是否深藏着不能见光的图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管部相关负责人称,从他们赔付的欠款中发现,多为买方破产、无力偿付债务、拖欠货款、拒绝接收货物。

  重庆圣世律师事务所律师、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林刚分析,“海外老赖”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有钱不想给,下了单恶意拖欠;第二种是真没钱了,买家的确下了订单,但外需市场萎缩,资金无法周转甚至倒闭破产。第二种原因造成拖欠货款,今年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

  出口企业如何预防外贸欠款难收?市贸促会会长陈渝认为,企业要尽量在事前进行资信调查,提前预防风险。整个贸易过程中,还需阶段性地对买家进行风险评估,有意识地转嫁风险。对于既成的呆坏账,要及时请专业机构介入,尽可能挽回损失。

  “即便与老买家、大客户做生意,也得多留个心眼。”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由于合作时间长,关系良好,往往会使企业掉以轻心,认为此类买家风险较小,在交易过程中容易忽视一些隐蔽的风险,最终造成始料未及的损失。

  “海外坏账案例次数趋频,倒逼出口企业开始深刻反思。”重庆交通大学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谢水清认为,做足预案,选择合适的避险工具,培育抵御海外风险的抗体。或许,这些“坏账”也将推动出口型经济的管理升级。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