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让更多重庆品牌叫响全国
到2017年,质量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中西部前列;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物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制订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数量进入全国前10位;国家质检中心数量覆盖全市所有重点产业……
这是五年前,市质监局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如今,这些“硬指标”不仅早已实现,而且有不少都“超标”完成。
五年来,市质监局积极贯彻落实质量强市战略,努力建设质量强市,取得了诸多成绩。
未来,市质监局将继续围绕我市经济发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推动“重庆产品”向“重庆品牌”转变;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变。
同时,市质监局将努力打造“民生质监”品牌,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实做好民生实事。
把关质量
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
“重庆造”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产品质量的好坏关乎着每个人的生活。作为“产品质量的把关人”,市质监局坚持严把产品质量关。
五年来,市质监局已建成了覆盖全市检验机构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抽查信息系统。同时,市质监局还积极改革抽查制度,建立了“双随机”抽查机制。采取摇号机现场摇号的形式,随机确定抽查对象和抽样人员。
这一创新的抽查机制有效降低了监督抽查的随意性,解决了“任性”抽样的问题。 2017年,“双随机”抽查将在全市所有区县中全面开展,列入全年计划的产品有78种,共计1132批次。抽查实施情况将纳入区县局年度考核。
近年来,市质监局结合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选择政府关心的主导产品、百姓关切的民生产品和质量突出的问题产品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尤其是消费品在监督抽查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超过了40%。
市质监局还对重点消费品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别企业和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实施分类监管。以2015年为例,市质监局对15类重点提升的消费品进行了重点抽查,抽查合格率91.45%,合格率较2012年同期提升了4.51个百分点。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质监局着力完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助推“重庆造”产品质量稳步上升。
2016年,全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93%,同比提升3.83个百分点。
接下来,市质监局将继续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并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快速处置机制,定期发布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形成社会共治的质量工作机制,助力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服务发展
大力建设“服务型质监”
多举措助推企业发展
2013年,市质监局提出了以“四个服务”为抓手的“服务型质监”建设,立足提升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市质监局的角色也从监督人转变为了服务者。
近年来,市质监局找准“服务”、“监管”工作的切入点,结合职能优势抓服务项目,大力建设“服务型质监”,持续提升质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和贡献度。
比如,市质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市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行政管理方式,下放审批权限,改革审批方式,规范审批行为,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企业。
“改革让企业行政许可的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企业申办天然气充装许可为例,以前,办理时间有时需要等上7个多月,而现在的办理时间缩短到了60天以内。
在重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市质监局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也起到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2014年6月,《渝新欧铁路运输液晶显示器包装规范》地方标准制定实施。它有效地解决了电子产品运输包装容易损坏的问题。一家企业执行这一标准后,液晶显示器包装损坏率由63%降到了1%,每年节约的包装费高达三四百万美元,交货时间比以前缩短1天。
另外,通过西部物流服务标准化建设,中铁联集重庆分公司集装箱吊装作业时间从10分钟缩短到3分钟,重庆集装箱联运公司运单差错率由试点前的1%下降至试点后的0.2%,重铁巨龙公司提货时间减少三分之二,差错率减少至零……
品牌建设
全国首个“国家质检基地”落户
5年再增加800个重庆名牌
2016年9月,全国首个国家质检基地在重庆正式挂牌。这是重庆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实施的战略合作项目,也是目前全国质检系统建设规模最大、检测技术集成力最强的检测基地。
项目选址位于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占地1011亩,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室外试验场14.5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014-2020年。
据了解,国家质检基地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进质量强市战略的重要项目,与重庆“6+1”支柱产业和“2+10”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融合。
目前,机动车强检试验场、特种设备安全及应急救援演练场、国家电梯及起重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检验中心已陆续建成投用。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国家质检基地的建设推进,市质监局将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为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庆的骨干企业提供好公共技术检测平台,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变。
另一方面,市质监局也在大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重庆产品”向“重庆品牌”转变。
以重庆名牌产品为例,“十二五期间”,市质监局培育了重庆名牌产品1035个,较“十一五”期间增长了47.44%。
同时,为了树立更多更好的质量品牌标杆企业,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强化质量提升和品牌塑造。近年来,市质监局也在积极开展市长质量管理奖评选工作。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已逐渐彰显出“金字招牌”的示范引领效应。通过授予市长质量管理奖树立标杆和榜样,引领更多的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手段,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发展,打造“重庆品牌”。
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开展6届市长质量管理奖的评选,累计培育出市长质量管理奖企业24个,市长质量管理奖提名奖企业15个。
根据《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重庆名牌产品将再增800个。
接下来,市质监局将积极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知名品牌示范区等创建工作。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取向、企业自愿为基础的名牌产品评价机制,将“名牌战略”延伸到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让更多“重庆品牌”叫响全国。
民生实事
打造“民生质监”品牌
做实做好质监民生实事
事实上,质监工作也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几年,做实做好民生实事,就一直是市质监局的重点工作之一。从“三无”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到基层医疗机构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全市质监系统的扎实工作,提升了百姓获得感,也获得了百姓认可和点赞。
近年来,市质监局深入开展“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民生实事,共改造老旧电梯941台,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惠及6.58万住户、28.62万群众,群众满意度高达98%。
之后,市质监局又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这项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覆盖了全市12000家基层医疗机构,每年免去医用计量器具检定费用1200万元。
这项民生实事有效地化解了基层医疗机构因医用计量器具不准可能带来的医疗风险,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把住了关口。
以去年为例,市质监局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涉及医疗机构12403家,检定医用计量设备50076台件,合格率达到95.5%,检定覆盖率、相关单位满意度均为100%,群众满意度高达98.8%。
未来,市质监局将继续打造“民生质监”品牌,让质量工作更好地惠及民生。
具体来说,市质监局将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建立医疗计量标准化监管服务体系,严厉查处医疗计量违法行为,形成医疗计量分类监管长效机制。
同时,市质监局将强化民生计量监管,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另外,市质监局还将持续推进“三无”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和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程试点项目,继续开展公租房、廉租房电梯安全评估。
■数读质监工作
“十二五”期间,培育重庆名牌产品1035个,较“十一五”期间增长47.44%。
建立市长质量管理奖制度,24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管理奖、15家企业获得提名奖。
2016年,全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93%,同比提升3.83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累计开展计量技术服务近1036.6万台(件),较“十一五”增长了130.35%,计量检测综合水平位居西部前列。
获批消防及阻燃产品、笔记本电脑、电梯、升降机、服装及家用纺织品、珠宝首饰等6个国家质检中心,全市国家级检测中心达16个,居西部第2。
全市3C认证累计达到10252张,居西部第1。
改造老旧电梯941台,惠及6.58万住户、28.62万群众,群众满意度高达98%,入选2014年度全国“质量之光”。
开展“乡村社区医疗计量免费检定”,覆盖全市12000家基层医疗机构,每年免去医用计量器具检定费用1200万元。